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卫生部:树立正确用血观 尊重群众知情、选择权

(2010-04-15 14:14:29)
标签:

经济

血液制品

新生儿

单采血浆站

健康

来源:中国网 2010年4月13日

卫生部今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血友病患者信息管理工作有关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

在会上,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表示,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的素质,对于孕产妇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保健,国家有一系列的政策,也有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医疗机构、妇幼卫生保健机构等等。这些机构在为产妇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新生儿、婴幼儿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国家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第一,健康教育;第二,计划免疫;第三,新生儿的出生筛查。具体的筛查项目,包括听力筛查、视力筛查、心脏病情况的筛查,因为有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通过出生以后的筛查是可以发现的。考虑到有些家庭的支付能力,在这次医改中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体系建设就是保障体系的建设,在保障体系建设里面,我们既有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有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有新农合,同时也为新生儿和老人建立了相应的项目的保障制度,对于贫困家庭也有相应的救助措施。为了使这些新生儿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国家在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里都对新生儿的救治予以极大的关注,提高了新生儿疾病诊疗上的保险报销比例。

特别是在今年“两会”上,陈竺部长也明确提出来,要进一步提高对小儿先心病患者,小儿白血病患者报销的比例,特别是在新农合中的报销比例。卫生部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正在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包括制定临床路径,以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合理地降低成本。另外,为新农合提高报销的比例做好科学的测算工作。这是关于新生儿筛查项目。

还有另外一项,在医改中,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就是要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国家对于计划免疫的实施,对流动人群在参加计划免疫都做了相应的安排。在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里面,也包括对新生儿的疾病筛查。这一点请大家放心,我们会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的诊疗水平能力的提高,以及我们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对于新生儿的筛查,我们只会做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关于血浆的问题。VIII因子主要来源于血浆,是血浆的组成成份之一。为了保证血液的安全,我们国家现在所有的临床用血在很多城市已经是百分之百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个别的地方这个比例是99%以上。这些血液的采集主要是由采供血机构来完成。我们也注意到,近几年由于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群众对于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政府设置的采供血机构满足临床用血,血液制品主要来自于生物制品企业,生物制品企业的血浆来源于单采血浆站。近年来尽管我们一方面加大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力度,献血量也有了稳定的提升,血液的质量和血液的安全有了有效的保障,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个别地方,个别季节会出现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比如像在冬季、春节,学生也放假了,农民工也返乡了,又是由于假期,很多人去医疗机构就诊,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我们想尽办法进行调剂,保证了临床的需求,但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确实存在短缺情况。

血浆的情况,单采血浆站是企业所设置,政府在政策上加以规范和引导。血液制品这几年确实面临紧缺的情况,这个不仅仅是在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存在这个现象。很多国家在研发新型的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所生产的替代血液制品的产品,我们国家也在加大这方面的研发力度。我们在千方百计地提高产量,一是组织和动员社会公众的自愿捐献。二是在新的单采血浆站设置上,我们鼓励和引导能够生产多种血液制品的企业来设置浆站,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三是我们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社会责任感,尽可能地把宝贵的血液原材料用于生产急需的血液制品。四是我们和食药监管局共同做一些工作,通过采用调拨冷沉淀的办法来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五是卫生部引导公众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树立合理用血的意识,特别是强调医疗机构要大力推广和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当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能否由政府所举办的采供血机构来接受群众自愿无偿所捐献的血浆,因为这个工作涉及到相应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我们正在加紧研究,也在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在此,我也愿意借此机会向我们的媒体朋友们、向公众传达一个信息,目前人类对于血液的认知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大家都知道,在1995年之前,献血时所筛查的项目没有包括HIV,因为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发现这种疾病,也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尽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来保证血液的质量和安全,但是血液的使用终究是有风险的。能够不用血的时候,能够不输血的时候,就不要输血,一定要纠正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给点血就是一种营养,输血是有风险的。客观地讲,在世界上,不光是在中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它的检测都是有窗口期的,我们用最好的试剂、最科学的方法、最灵敏的仪器、最优秀的人员去检验,还是有一段危险期检查不出来。这是我们已知的几种经血传播的疾病有窗口期,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风险。

还有,血液毕竟是一种异体蛋白,可能发生排异反应,发生溶血反应这也是一个客观的风险,所以输血是有风险的。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用血观念,输血只有在不得不用的时候,在没有其他治疗手段的时候,我们才选择使用。我们也一直在跟医务人员讲这个问题,一定要在输血的时候充分的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充分告知,通过社会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国家的合理输血、合理用血才能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