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半年血制品市场集中度日益提高 三公司将受益

(2009-07-16 15:52:05)
标签:

血液制品企业

血液制品行业

郭凡礼

上海

杂谈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9年7月16日

    血液制品生物制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血液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特殊制品,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我国血液制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今在新医改的持续推进下,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现状——集中度日益提高

    郭凡礼指出,国外的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属于一种寡头垄断的产业格局,全球一共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100多家,但由于国外对血液制品限制的严格,如今则不足100家,而这不足100家的生产企业里,光百特和拜耳两家企业就占到了全球血液制品80%左右的市场。

    回到我国,我国血液制品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我国拥有生产血液制品的企业30多家,但由于国家对血液制品产业的严格管制,现在仍然生产血液制品的仅20家左右,而随着新医改中对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国家对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我国血液制品市场的集中度会日益提高。

    郭凡礼认为,促使我国血液制品产业集中度高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国对血液制品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另外,生产血液制品的企业有一个相对较高的门槛,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使供浆人群越来越少也是血液制品的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一个原因。

    郭凡礼预测,由于血液制品产业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所以未来我国对血液制品的管制会更加严格,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采血站都走上了改制的路程,在强硬政策管制下,血液制品行业的规模效应将会显现,另外,行业的高集中度也会为相关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相关公司——受益于血制品前景看好

    1、华兰生物

    说到血液制品的相关公司,不得不提的是华兰生物,华兰生物作为我国血液制品的龙头企业,其投浆量和白蛋白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位,08年,华兰生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35.32%;实现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55.49%;09年1季度,华兰生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32.47%;实现净利润3443万元,同比增长60.86%;各个指标都有大幅度增长。

    中投顾问郭凡礼指出,华兰生物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血液制品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08年7月1日起,国家对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实行90天的“窗口期”制度,使国家对血液制品的监管进一步加强,也使得血液制品供不应求的状态进一步加剧,从而毛利率上升、价格上涨,推动销量增长。

    2、天坛生物

    而天坛生物是我国生物制药领域中疫苗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疫苗和血液制品,其中疫苗类产品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80%左右的额度,血液制品只占20%,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疫苗+血液制品的产品结构将会把天坛生物打造成生物制药领域的巨头。

    员郭凡礼称,天坛生物在大力发展疫苗产业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对血液制品的投入力度,公司启动收购成都蓉生,而成都蓉生是我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亚洲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血液制品生产车间,公司通过这一举措打造整合了血液制品的平台,以便公司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

    3、上海莱士

    上海莱士作为血液制品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近年来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度促使其业绩高速增长,但09年一季度,上海莱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58万元,同比上年减少22%;实现利润总额2350万元,同比上年减少39%;实现净利润1989万元,同比减少37%,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郭凡礼指出,上海莱士业绩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原因有3个,首先是08年中期受3个月窗口检疫期的影响使得1季度产品数量减少;其次是公司生产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第三是公司血浆站数量减少、血制品价格短期内上升的希望不大,这些因素都使得公司收益降低。但是受益于血液制品的高景气度,未来公司业绩恢复回升不是问题。

    前景看好——但问题依然突出

    我国血液制品产业虽然具有极高的集中度,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其稳定健康的发展,郭凡礼认为,我国血液制品产业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我国血液制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从产品结构上来讲,血液中含有的150多种因子国外能提取24种,而我国最多只能提取10种;从市场份额上来讲,国外血液制品企业主要依靠高技术含量的凝血因子来获取高额的利润,对于低技术含量的人血白蛋白只是占很小一部分的份额,而我国血液制品企业中人血白蛋白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75%,而凝血因子类产品所占的比例还不到8%。

    其次,我国血液制品企业基础薄弱、科研投入少、资金短缺、工艺及设备简陋,研发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巨头依靠自身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占领了血液制品的高端市场,而我国大多数血液制品企业都是以生产低技术含量的人血白蛋白为主,在国外跨国医药集团的冲击下,我国血液制品企业的利润微之又微。

    第三,国家对血液制品的监管不足。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为了防止血液制品传播肝炎和艾滋病,我国逐渐加强了对血液制品行业的质量监管,但这样的监管仍然远远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管,但仍然没有解决我国血液制品的质量问题及产业内部规模小利润低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还需要从多方面齐头并进

    我国的血液制品产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光加大研发力度是不行的,光靠政府的支持和补助也是不行的,郭凡礼认为,我国的血液制品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必须要从多个方面齐头并进。

    首先,发展血液制品产业要先把技术问题解决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大研发的投入、努力提高血液制品在分离提取上的技术水平,加大对血液制品其他品种的分离和提取,转变提取的结构,把以人血白蛋白的提取转变到凝血因子类产品上去,这是发展我国血液制品产业的关键。

    其次,发展我国血液制品产业还要继续提高行业集中度,实行集约化生产,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发挥规模效益,虽然我国的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相对来说很高,但仍然需要淘汰一些质量差、生产水平低的企业,只有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发挥规模效应。

    最后,发展血液制品产业还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整个行业的监管,国家要实行一些比如减免企业税收、给予血液制品新药研发一定的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来鼓励血液制品产业的发展,另外,加大力度对血液制品产业的人才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的血液制品产业如今正处于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加大力气对生物产业进行一系列的扶持,也使得作为生物制药产业重要一环的血液制品受到格外的关注,我国血液制品企业应该充分抓住这个机会在战略、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