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源:东莞证券 2008年10月6日
事件:
昨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了关于办理非法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非法采供血获罪的认定情形作出了详尽的解释。
血制品行业的上游采血环节更加受限
高院和高检的解释出台的背景是血制品行业由于供求关系畸形紧张导致高额的利润引发违法分子非法采供血,从而造成安全事故频出,如近期的江西博雅事件。解释中第五条对单采血浆站、血制品企业所违规使用诊断试剂、耗材,不按正规程序检测和违规运输血浆等行为应受刑罚作出了解释,这无形中加大了血制品生产企业上游采血的成本。而且该条中还提到对献血者、供血浆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血浆的也视为”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目前国内血制品行业供求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就是原料血浆供应不足,而在新建浆站受限、培养新供浆员周期长的背景下提高采浆量和采浆频率无疑是缓解原料血浆供应不足的捷径之一,但法律的高压使这一可能变成禁区,血制品行业的上游采血环节将更加受限。
目前国内原料血浆供应不足的原因是外因造成,单采血浆站的转制造成多家浆站关停,而政府又对新设浆站的条件有明文规定,产品少于6种的企业不得新建浆站,因此全国07年的投浆量比06年下降近40%。原料血浆的不足使血制品行业的产能受影响,因而推高了该行业的景气度。虽然投浆量下降理论上会影响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但由于景气度提升,产品价格暴涨,各血制品企业的毛利率不降反升。昨日出台的《解释》使血制品行业的上游采血环节更加受限,对血制品行业短期的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我们认为原来非法采供血占合法经营的比例并不高,对行业的冲击不会太大,而且即使血制品行业的产能受到实质性影响,只能推高行业长期的景气程度。我们认为市场昨天对血制品行业的反应有些过激,但这也可能是对前期血制品行业高估值的纠偏。
非法采供血将获刑
简评:
血制品行业短期产能受影响长期景气度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