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特佳为什么这样惨

(2008-09-15 19:58:00)
标签:

杂谈

来源:南方报业网 2008年9月13日

本报记者 郝凤苓

4个月前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医疗事故,将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推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5月22日至28日,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先后有6名患者意外死亡,几名患者生前都曾注射过由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西博雅)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批号为20070514,规格为5%2.5g。

此时,距江西博雅接受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1.02亿元投资刚刚5个月时间。

事发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公安厅、江西省卫生厅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生产企业、流通环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调查。

近日,记者致电江西博雅,对方相关人员表示,目前一切还在调查当中。

“对企业上市肯定是有影响的,我们也没想那么急,现在就想把企业调整好,使整个管理、内部程序都上一个台阶,但是现在这个时间还没给我们就出了问题。”高特佳副总裁梁炎夫无奈地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江西博雅,高特佳把自己视为战略投资者,“我们选择进驻这个产业,是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平台来做的,我们要把它作为我们的核心产业,持续提升它。”

2007年12月中旬,高特佳出资1.02亿元,收购江西博雅85%的股权。

通过业内一些专家,高特佳知道了江西博雅。

出于自身的考虑,江西博雅的股东南昌合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完全退出,江西新兴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有出让小部分股权的打算。

“我们接触这个项目(江西博雅)大概也就一个多月。”高特佳董事长蔡达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2007年9-10月份高特佳与江西博雅第一次探讨的投资意向,双方在估值上没什么分歧,接下来就是技术问题了。

其实,这已是高特佳投资的第二家血液制品企业,2006年7月,高特佳投资了“湖南景达”,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从接触到投资,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高特佳与江西博雅“闪电结婚”。

据内部人士透露,在投资江西博雅之前,高特佳的一位医学博士研究员曾提示过这个项目的风险。据说,这位医学博士还很认真地去调查了博雅的生产流程、监制流程是不是与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良好药品生产规范》)流程完全一致。最后,他的判断结果是,基本没有问题。

其实,高特佳对于江西博雅这个项目的喜爱跟博雅所在的行业密不可分。

血液制品行业一直受我国政府部门特殊监管。目前,国家对单采血浆站和血液制品企业的数量控制非常严格,“基本上不会再批新的单采血浆站和血液制品企业”。另外,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从1986年1月起,国内开始禁止进口除人血白蛋白之外的任何血液制品。

国内共有血液制品企业33家。再将江西博雅揽入怀中,高特佳就在这个近乎“垄断”的行业里拥有2颗棋子。

“通过投资(湖南景达)更了解了这个行业,可以说对这个行业相对比较熟悉,也熟悉了行业里的一些人”,蔡达建认为,这样“有些投资机会一旦符合我们的目标,我们会反应很快,因为不需要再去做很详细的尽职调查了,都在一个行业里,大家也比较熟悉。”

因此,高特佳得以迅速入主江西博雅。

天有不测风云。

发生于5月22日至28日的伤亡事故把位于偏远省份江西的博雅公司推到风口浪尖。

“这个事情对我们公司肯定有不小的影响,我们也认了,该我们承担的责任我们承担。”只可惜,高特佳至今没有等到一个官方的调查结果,连承担责任的机会都没有。

据高特佳相关人士透露,事发之后,曾对江西博雅进行调查的研究员表示,“药品这个行业本身就有这种风险”。

长江证券分析师段炼炼也表示,血液制品这个行业本身就容易出现事故,不然国家也不会监管这么严格。

“整个医药和生物制药这个领域,专业性要求更强一些。投资机构要投资的话,必须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纪源资本合伙人孙文海表示。

不过,从高特佳官方网站提供的“经营团队”看,高特佳无论在血液制品还是生物制药领域,并无突出经历,倒是“券商气质”十分明显。

高特佳有着与生俱来的“券商血统”。

高特佳成立于2001年3月,依托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由国内知名上市公司为主共同发起设立,专注于直接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专业投资机构。

官方网站显示,高特佳的投资团队有一大批是券商出身。

董事长蔡达建,“历任君安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国泰君安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十余年证券金融行业从业经验。”另外,蔡达建“主持过广州控股、一汽轿车、兖州煤业、华北高速和华能国际等十多家大型项目的股份制改造和股票发行上市工作。”

总裁黄煜,“历任国泰君安大企业战略合作部总经理、宝盈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助理”,黄曾经“长期供职于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熟悉不同金融领域的经营与运作,对国内资本市场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同时,高特佳几位副总裁,包括梁炎夫、陈采芹、顾晓东等都与证券业,尤其国泰君安有着深厚的渊源。

资料显示,目前高特佳的主要业务包括,股权投资、资产管理、购并、基金管理、项目评估、财务顾问、上市策划、专业人员培训等等。

“他们这次投资的1个多亿基本是‘挂了’。”一位本土资深VC高层评价说,“作为PE,一般不会出资收购公司大部分股权,成为大股东。但券商出身的直投人士赌性比较足,只是这次的赌注有点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