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液制品商阵痛中扩产

(2008-09-02 09:23:00)
标签:

杂谈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以白蛋白、凝血Ⅷ子为代表的血液制品供应短缺现象,目前来看,似乎并没有缓解的迹象。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不无焦虑地表示,由于白蛋白和凝血类因子血液制品的短缺,特别是血浆用量急剧上升,已对正常医疗用血和血液制品生产供应秩序造成影响。

    他透露,由于中国内地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出现持续短缺,卫生部正在制订医疗用血评价制度,以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

  “2008年10月-12月,市场上有可能会出现血液制品进一步短缺的形势,在2010年之前,紧张的血液制品供应形势也很可能无法缓解。”智多盈投资医药分析师余凯对此预测。华泰证券分析师陈慧琴则认为,“国内的血浆紧张将至少持续3年,人血白蛋白供不应求局面将持续,其他血液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放大。未来在供需压力之下,血液制品价格仍有上调的可能。”

 _sina_#8220_word__樗孀叛南窒螅褐破芳鄹窠侥暾诳焖偕险牵霭椎鞍2007年产品价格就上调3次,但依然是有价无货。原料血浆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提高产量的关键。

  据了解,2007年,全国血浆采集量比往年骤减35%-50%,仅为2700吨左右。这导致华兰生物、上海莱士等全国32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年投浆量绝大多数不到设计产能的一半。然而,记者注意到,虽然面临“无米下炊”、产能闲置的风险,各大企业依然在纷纷争相扩大规模,新建生产线和采血浆站。前不久,华兰生物增发募集3亿元,用于新建8个单采血浆站;天坛生物则由大股东注入了年处理能力达1000吨原浆的成都蓉生;上海莱士也透露有扩容的打算。

  对此,银河证券分析师刘彦明认为,这些企业冒险扩建,一是因为目前血液制品存在严重供不应求,行业前景良好,二是行业面临洗牌,集中度正在加速,扩大规模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