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bbs.yynet.cn/
原文链接:http://bbs.yynet.cn/viewthread.php?tid=4584&extra=page=40
【摘要】 目的
研究长期单采血浆生理指标和免疫的变化。方法
测量单采血浆者体内电解质、血细胞,血浆总蛋白与白蛋白进行采前与采后比较,免疫球蛋白、Fn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电解质、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与Fn无统计学意义,血细胞中白细胞与血“逵型臣蒲б庖澹浠谡7段А=崧
长期单采血浆人体血液学指标5天后恢复正常。
【关键词】
电解质;免疫球蛋白;血细胞;总蛋白;白蛋白
Long-term machine collection of
plasma and hematology indicatrix
WANG Fu-guo.
The Central
Blood Bank
of
Xuancheng,Anhui 24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Long-term machine collection of
plasma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hematology indicatrix and
immunity.Methods Compare with
machine collection of plasma
for successive contrast,blood cell,plasma
protein,albumin,hemoglobin;compare with control group for
immune globulin,fibrin.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immune
globulin,fibrin,plasma
protein,albumin,hemoglobin(P>0.05),except the white blood
cell(P<0.05) and platelet
counts(P<0.01),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t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long-term machine
collection of plasma for human body,it is only five days to
resume normal.
【Key
words】 electrolyte;immune globulin;blood
cell;total protein;albumin
长期常年单采血浆者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许多贡献,欧美国家单采血浆是3天1次,1周不超过2次,我国规定时间间隔不少于2周,文献较少报道单采血浆者体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本文对他们的血液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例单采血浆者均来自长期、常年单采血浆者,为单采血浆组,男84例,女116例,年龄26~53岁,平均42岁,对照组为本地区首次无偿献血者。
1.2 测量类别
分别进行了血浆纤维蛋白(Fn)、IgG、IgA、IgM、Hb、RBC、WBC、PLT、血清电解质、总蛋白、白蛋白等项目进行了测定。
1.3 设备
日立牌生化仪(7020),合肥恒星血细胞分析仪(HX-7185),EL/340酶标仪,电解液A、B、L(深圳市航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C-9886临床电解质分析仪(深圳市航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BBOTT
SPECTRUM CCx-Ⅱ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 方法
所有标本为早上空腹抽血,分离血清后当日测定,所用的玻璃器具均经稀硝酸浸泡后自来水冲洗,再用双蒸离子水冲净。
1.5 统计学方法 SPSS
11软件,进行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单采血浆采浆情况
单采血浆者为至少有3年的采浆史,单采血浆量30L以上(见表1)。
表1
单采血浆者一般采浆情况
(x±s)
2.2
采浆后总蛋白、白蛋白变化
在单采血浆后2天与采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后5天测量结果与单采血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采浆前后总蛋白、蛋白测量结果
(x±s)
注:*与采前比较P<0.05
2.3
单采血浆者RBC、WBC、PLT、Hb变化
RBC与Hb分男、女分别测定,采后2天、5天与采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与PLT采前与采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正常的范围(见表3)。
表3
单采血浆者RBC、WBC、PLT、Hb变化
(x±s)
2.4
单采血浆者血清电解质变化
K+、Na+、Fe2+、Ca2+、Zn2+、Cu2+、Cl-电解质,采前与采后6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采后2天与采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单采血浆者电解质的变化
(x±s)
注:*与采前比较P<0.05
2.5
单采血浆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的变化
IgG、IgA、IgM、IgD、IgE、Fn,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单采血浆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与对照组比较
(g/L,x±s)
3 讨论
单采血浆是给血液制品公司提供原料,生产白蛋白等生物药品后,用于临床治病救人,是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采血浆是采集血液里的一种成分——血浆,可以认为是成分血采集的一种;象机采血“宀杉豪锏牧硪恢殖煞——血“逡谎际遣杉豪锏囊恢殖煞帧
本文研究了单采血浆200例,从电解质和蛋白以及免疫蛋白等方面研究,证明了长期、常年单采血浆人体各项指标都符合正常
,同时采后5天就能恢复到采前的水平,有报道长期单采血浆,尽管机体血红蛋白符合标准,但仍有缺铁存在,其铁蛋白低于正常人,也有认为,只要按规定单采血浆不会引起Fe2+、Cu2+和Zn2+降低[1],本文检测的电解质,采后5天与采前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体内电解质与连续单采血浆的年限和累计献浆量无关,虽然单采血浆2天的测量电解质有所下降,但也是在正常范围,K+采后2天与采前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单采血浆过程中,有红细胞破损,导致细胞内K+外流;有报道女性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使血清Fe2+、Cu2+含量增高,本文女性血清铁含量除与单采血浆年限、采浆量有关外尚不能排除这些因素[2]。采前采后血清总蛋白变化较大,采后以及2天后,与采前有统计学意义,采后5天与采前没有统计学意义,人体每天每公斤体重可产生0.2g,其新陈代谢快、寿命短,当损失血浆蛋白后,还可刺激肝细胞加速合成[3]。若献500ml的血浆,损失约20g的血浆蛋白
,人体每天每公斤合成0.3g,仅需3~4天则可恢复正常人体的水平;另外血浆蛋白还有丰富的库存[4]。
每次单采血浆,对红细胞都有一定的丢失,不过数量较少,采前采后5天统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血“搴桶紫赴汕坝氩珊笥型臣蒲б庖澹珊竺飨愿哂诓汕埃て诘ゲ煽赡苎“搴桶紫赴杏ぷ饔没蛘呤谴バ栽錾档米⒁獾氖茄“寤蛘呤前紫赴浠苍谡5姆段Аn的功能特别复杂,与细胞之间的粘附,细胞迁移与趋化有关,因而对抗炎、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方面发挥作用,同时有很强的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具有非特异调理素活性,在感染时清除人体免疫复合物,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单采血浆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五种免疫球蛋白,与对照组也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采血浆对人体的免疫力没有影响[5]。
综上所述,长期、常年单采血浆对人体电解质,血浆蛋白,细胞计数,采后5天便能恢复,人体免疫物质也没有多大影响,从而认识到单采血浆是一种简单的、方便的、安全的,长期单采血浆能保证身体健康,可以消除人们对单采血浆的种种顾虑,另外单采血浆也可以缩短时间间隔,从而促进单采血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崇远.中国临床医药.
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511-513.
2 Bishop D,Tandy N,Anderson N,et al. A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udy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 produced by
pooled buffy coat and single donor apheresis
technologies.Transfusion Science,2003,16(2):187-188.
3
戴光强,吴琳.临床检查与输血分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65.
4 Eastlund T,Duren AV,Clay
ME. Effect of heat on stored red cells during non-flow condition in
a blood-warming device. Vox Sang,1999,76:216.
5
龚非力.医学免疫学.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312-3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