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BBC:鸦片战争
| 分类: 历史 |
2月11日,网易公司在新浪微博的官号:@网易云阅读
发表【鸦片战争原来是这个样子】,直陈“中国人习惯上把第一次中英战争称为“鸦片战争”。
http://www.weibo.com/1968315541/AwfvOppMy
英语一直把鸦片战争称为opium
war,并无歧义,英国人对战争的起因和性质也没有什么争论,始终承认中国禁毒的合法性。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国有媒体,其历史频道极具权威,特别是有关英国历史部分。推荐该频道2012年有关鸦片战争的文章:The
opium wars: When Britain made war on China http://t.cn/zjfRvpY
严谨务实到刻板程度的英国人,对待历史和历史研究的态度,是全世界的榜样。建议中国公知及日本人学习。
这篇文章不仅有英文版,也有BBC官方中文版,文章不长,特转载于此。
英国人茶的嗜好和鸦片战争
原英文标题:The opium wars: When Britain made war on
China
安·吉布森(Anne Gibson)
BBC历史节目制作人
更新时间 2012年12月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35
1840年6月,英国战舰驶入中国珠三角地区,展开了对中国的猛烈攻击。脆弱的海岸防线让当时的中国不堪一击,并为此付出了惨烈代价。
中国的鸦片贸易虽然违法但是油水颇丰,所以两名苏格兰商人的卷入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关键作用。
来自苏格兰南部邓弗里斯郡的商人威廉·贾丁(William
Jardine)曾在船上行医,与同样来自苏格兰的商人詹姆士·麦瑟逊(James Matheson)在中国的一家妓院一见如故,
决定合伙做生意。
1832年他们在广东成立了怡和洋行。他们把公司开设在唯一允许外国人做生意的十三行(13 Factories
district)。
他们向中国出口鸦片,进口茶叶,以满足当时英国对茶叶的强烈需求。到18世纪英国每年从广东地区进口的茶叶交易额达到600万磅。
起初,中国只收银两作为货币让英国人很头疼。
英国产的韦奇伍德瓷器,科学器具和木制品也跟随鸦片一起运到中国,但是却被拒绝了。
乾隆皇帝在写给乔治三世的信中说:“我们拥有世界上一切最高档的东西,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我们不需要你们国家的产品。”
在50年间英国总共向中国支付了价值2700万镑的白银,而中国仅仅购买了英国900万镑的货物。
茶叶贸易看起来没什么赚头了,他们也找不到其他能赚钱的方式了。
鸦片走私
英国商人发现印度孟加拉一带产量丰富的鸦片也许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商机。
鸦片当时在中国是被禁止的,但是作为中药的麻醉功能已经被使用了千年。
在15世纪人们把鸦片与烟草混合制成卷烟,很快中国的各层人士尝到了这种烟草带来的快感,每天陷入到烟馆里无法自拔。
一些瘾君子甚至变卖所有家产,只为求得一包鸦片。整个社会变得萎靡不振。
尽管在1729年雍正皇帝就禁止买卖使用毒品,但是100年后社会对鸦片的需求量仍然很高,这使得英国人有机可乘。
对这一禁令的无视,到1836年,每年有3万箱鸦片从印度运到中国,仅苏格兰商人的怡和洋行贸易就占了四分之一。
香港大学教授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说:“英国人意识到印度东岸生产的大量鸦片让鸦片走私到中国变得非常有赚头,而且广东沿海这一地理位置使走私更容易。他们会把货物分到小些的货船,再运到码头。之后总是会有人帮他们把鸦片带到中国境内。”
围攻与报复
英国这一巨额非法盈利行为并未能隐藏很久,1839年,道光皇帝展开了鸦片大扫荡行动,下令对这些西方商人进行彻底清查。
军队禁止十三行的商人离开厂区,并迫使他们投降。价值200万镑的货物被查收,其中包括4.2万杆鸦片烟枪和2万箱鸦片。
这些扣押行动让怡和洋行惊恐不安,于是威廉·贾丁回到伦敦,游说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帕默斯顿(Lord
Palmerston)对中国进行反击。
由于鸦片贸易为英属印度的税收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英国政府并未考虑多久就决定派出战舰,攻打中国大门。
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
曼彻斯特大学的郑扬文教授说在英国,鸦片战争仅存在历史书中,但是在中国,学生们从小学,初中直到大学就被历史教科书教育这一事件,并强调帝国主义犯下的罪行。
“我们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了,教育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记住当初是如何对待我们的。”
(全文完)
前一篇:在加拿大搭个面包屋
后一篇:从加拿大驱逐中国嫌犯看国家间了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