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极:炽热的冰雪大陆(三)

(2013-01-07 09:38: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南极:炽热的冰雪大陆(三)


南极:炽热的冰雪大陆(三)

南极公约

南极不能再胡扯下去,特别是冷战背景下的世界,谁也不想点燃导火索。各国提出的方案互相抵触,总的方向还是国际谈判解决。

1959年12月1日,12个在南极从事过实质性科考的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12国是苏联、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新西兰、挪威、日本、比利时、阿根廷、智利和南非。条约有效期为三十年,美国为该条约的保存国。《南极条约》被公认为冷战时期人类取得的最辉煌成就。

该条约规定南极非军事化,冻结法律地位,禁止提出新的主权要求外,对南纬60度以南曾经提出的主权要求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这个条约不断增减,如1991年确定,1994年以后南极不得再有犬类。
  
《南极条约》对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开放。目前签署南极条约的共有46个国家,其中28国在南极有实质性科学研究活动,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每年举行一次协商国会议。无科考贡献的签约国1983年以后可以列席年度例会但无表决权。中国1983年6月8日加入南极条约,随之展开南极科考、长城建站活动,1985年2月20日长城站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落成。1985年10月7日,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

《南极条约》遗留问题很多,最大的问题是将主权问题“暂时”搁置,虽不承认,但也不否认已有的权力要求。这一原则显然有利于1959年前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权宜之计留下无穷后患。各主权要求国,仍然在不断强化自己的“南极领地”,智利、阿根廷在南极设立了邮局、银行和学校,电话按国内标准收费,并鼓励妇女到南极分娩,孩子被宣布为“南极土著居民”。各国政府在“南极领地”召开国务会议、进行“行政管辖”,制造各种乱七八糟的主权依据,题图即南极发行的邮票。美国历届政府都强调保持美在南极存在和影响的重要性。南纬60°以南地区岛屿主权时有纠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