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佛教授那忘乎所以的一撞

(2011-12-04 11:18: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哈佛教授那忘乎所以的一撞

哈佛教授那忘乎所以的一撞

李牧

@勤劳慈祥狠无奈 在俺围脖评论栏提及“09年有个黑蜀黍哈佛教授开不了自己家门,就从后门进屋,结果被人报警,警察来了这娃居然敢争辩,结果在自己家里被米国警察果断拿下!”

这是当年轰动美国一案。哈佛非洲裔教授对自己家门的一撞,最大限度地撞动了“种族”这个美国最为敏感的话题。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被搅进了局。

美东时间2009年7月25日下午4时40分,路透社发布消息,哈佛教授盖茨宣布接受奥巴马总统的邀请,和逮捕过他的警察克劳拉一起坐坐,三个人和平的整杯啤酒。Professor Henry Louis Gates said Saturday he was willing to have a peace-making beer with Obama and Cambridge, Mass., police Sgt. James Crowley.

58岁的非洲裔哈佛教授盖茨2009年7月16日从海外旅行回家,发现家门出现故障,进不去了。当时“中国制造”正在全球惹出麻烦,这个务实的学者没有研究这扇门及锁是什么国家制造的,是否有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和同为非洲裔的司机采取最直接的方法——撞门。他的邻居显然与他不熟,打电话报警说有两个黑人在撬门。欧洲裔警察克劳利赶到现场,双方发生争执,克劳拉呼叫增援逮捕并指控盖茨妨碍治安。盖茨强调他已经出示身份证件,警方则称他行为不妥。但当地警方随后取消了对盖茨的指控。

如果双方的肤色调过来,是非洲裔警察逮捕了欧洲裔嫌犯,事情也就这样了。如果双方的肤色一致,非洲裔警察逮捕了非洲裔嫌犯,或者欧洲裔警察逮捕了欧洲裔嫌犯,事情也不会发展。现在偏编是一个白人逮捕了一个黑人,事后证明是误捕。

盖茨本人的事前事后反应,充分体现了美国非洲裔对自己身份的敏感和自我保护。这种反应,在哈佛教授和布鲁克林街头青年之间,没有区别。盖茨教授形容逮捕他的警官克劳利是"流氓警察",指责克劳利在其案件陈述报告中歪曲事实,他要求克劳利对整个事件作出道歉。盖茨说,“如果他能够说出事情经过的真相,我会考虑原谅他。”

盖茨教授在哈佛这个名家云集之处也是个高手,本人就是研究非裔美国人的大家,他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不只是关于我自己的个案,此案显示了全体非洲裔美国人的脆弱性。”盖茨的律师表示,盖茨将对克劳利和当地警察局提出种族歧视指控。

克劳利警官是哈佛大学所在的剑桥区警局老资格条子,拒绝道歉。依美国人的习惯,道歉等于认错,也就是说承认自己有种族歧视行为。在美国,不要说是警察这样对道德水准要求极高的执法人员,就算是普通人,承认犯下种族歧视过错,今后也是没法混的。克劳利还强调,盖茨教授当时大声指责他有种族偏见。

据报道,42岁的克劳利不仅是前线警员,还在当地警局担任警员培训工作。这个“警察师傅”多年来口碑良好,未曾遭遇任何种族偏见的投诉。相反,他还有一堆种族团结的事迹。

如果仅有上述内容,这桩高敏感官司,还不过是美国数不清的种族歧视纠纷中的一件。但哈佛教授撞门不仅撞出了警察,还撞出了总统。对于美国总统来说,种族问题是个高敏感区域,但对于本届总统则格外敏感——全世界都当他是个非洲人,虽然他身上有一半血统是纯欧裔。

从竞选开始,“种族”就是奥巴马的要穴,当然也是他的一大资源。奥巴马最惊险的几次竞选风波,都与种族问题有关,所以他在这方面一向谨言慎行。“哈佛教授事件”,被评价为他就任以来少有的涉及种族问题言论。

7月22日,奥巴马在记者会遇到询问,有记者要求他评价此案。奥巴马称,警察逮捕盖茨的行为十分愚蠢,此案例证明美国的种族偏见仍然存在。应该说以当时的场合,奥巴马很难用“我还不了解此事”或者“希望法庭做出正确的判决”之类的托辞回避,就此案批评警察也算是尽美国元首的职责。至于承认美国仍有种族偏见,这绝对是政治正确。

可具体到本案,事情起了变化。警官克劳利是接报出警,在美国这个到处是枪的国度,他在出警现场并没有更不规范动作,最后的拘捕也是在呼唤增援后由多位警官一起执行的。

在克劳利看来,他一个普通警官面对哈佛名教授,难说谁强谁弱。最最关键一条,只要他克劳利没有种族歧视,就屁个问题也没有!新闻图片很清晰的显示,增援警察可啥色儿的都有(题图)。

克劳利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在办案过程中并无过失,总统不了解事实,评论是胡扯。警局负责人哈斯23日表态支持克劳利,称奥巴马总统的批评令警员“受到严重伤害”,他不认为克劳利逮捕盖茨是出于种族歧视。当地的警察协会于7月24日公开表示不满,要求奥巴马道歉。事情到此超出了种族范围,人们终于不再讨论谁白谁黑,奥巴马首先是美国总统,他的皮肤什么颜色是另一回事。

奥巴马做出了相当迅速的回应。警察协会提出要求两个小时后,奥巴马即对自己的评论作出说明,表示他用词并无不当只是被媒体曲解夸大,并强调他已经与克劳利通过电话,告诉对方自己无意伤害执勤警官。但他还是称,克劳利逮捕盖茨有失过激。接着反手一击,指出与其逮住本次事没完没了,还不如将资源用在促进警察与少数族裔互信方面。

警方保持了足够的尊严,少数族裔再次强调了自己的不可欺,奥巴马的调整让坏事成为好事。美国社会又一次展示了危机公关技巧,证明这个国家危机处理迅速,政治正确要求尺度相当高。

今天的美国,中国影子无处不在。这场吵翻天的“事件”,原本与中国八杆子打不着。可媒体终于揭露出,在美国深具影响的族裔研究专家、公共知识分子盖茨,案发前的海外行就是到中国进行学术访问,他正在研究某些中国人的家族发展。没人把这做为花絮处理,就像所有媒体突出强调此人与奥巴马很熟悉一样。

在美国,有色人种是弱势群体,抑或是强势群体?但有一个问题是清楚的,奥巴马代表全体美国人,并不代表美国某一个具体族裔,美国人从一开始就搞得很清楚。

哈佛教授那忘乎所以的一撞


美东时间2009年7月30日晚上,美国副总统拜登、哈佛教授盖茨、剑桥警官克劳利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图由左至右),在白宫园子里喝了杯啤酒。官司肯定不打了,无论谁告谁。奥巴马有意淡化这个欢乐的结局,说这事儿和啥也没关系,就是下班了几个朋友整一杯。而美联社评论,此事表明,种族关系仍然是美国最麻烦的事情之一。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