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加拿大 |
加拿大是一个相对清廉的国家。一般小官小吏是不可能勒拿卡要的,政府平时亦无需进行专顶的反腐倡廉宣传。当然这个国家也并没有杜绝腐败,有时还相当热闹。
严格的全民税制成为腐败的天敌
加拿大最大的特点是资源丰厚,政府资源、法律资源、媒体资源、政治资源都很丰厚,这种丰厚体现在反腐方面,就是随时随地高射炮打蚊子。2008年有一个加拿大移民官,
胁迫一个韩国女孩子以性交易换取移民资格。那个女孩子第一时间举报了,然后政府人员在双方约会现场埋伏,人赃俱获,媒体广泛报道,社会各界全力关注,专业移民律师发表看法……搞得好一场轰动。
任何一个“小案子”,都会有政府机构追踪,一叠叠打印整齐的文件派给一个个相关衙门和当事人,没完没了的听证调查,几十、上百家的电视台报纸网站的记者盯上来,然后就是漫长的、似乎不打个地老天荒不过瘾的法律程序,再加上专业律师们厚厚的报账单,反腐资源丰厚就意味着一旦涉嫌腐败,当事的公职人员将付出极大代价。
在加拿大每个人的财政状况都是高度透明的,官员不必特意进行财产申报。这个国家施行严格的全民税制,每年四月以前,所有成年人要把上个财政年度的个税申报清楚。这
个申报的概念是,报税者得把一年中赚的每一分钱说清楚来龙去脉,无论是银行利息还是工资收入。如果你没嫌钱,也要画个零。然后政府以此为基础计算当事人该缴多少税,发放包括儿童福利金、老人养老金、就业保险等等在内的社会福利。
全民税制的概念,是企业和个人全面报税,要把每份工资、花销的每笔钱说明白。领工资的就算想不报税,发工资的还想告诉政府自己雇了多少人成本有多大。加拿大是一个
银行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信用卡、银行卡和支票是主要货币流通方式,绝大多数资金流向在银行都有明细帐。加拿大还施行全球税制,海外挣的钱也要向国内报税。
大量的税法细则监督着每个人,例如一个家庭有一栋房子是自住,再买第二栋第三栋就得依商业用房处理。每年都要抽查报税情况,一旦出现漏报,就将受到严厉处罚。个人
财务情况稍复杂的就得请会计师,企业或自雇人员更是非得经过会计师申报不可。曾经有人在赌场赢了十万,没报税当首付买了房子,结果政府把房子没收了——没报税的收入就不该有,缴不起罚款就没收财产。
在上述全民税制情况下,官员贪污的难度非常大。银行账户中的异动,必然引起麻烦。与个人收入不符的财产收入,就算不按腐败追究,报税也说不清楚。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Martin
Brian
Mulroney)是第23任加拿大总理(1984年9月至1993年6月),最终被查证离任前收取德籍军火商施赖伯30万美元现金贿赂,报答他为德国蒂森公司在加设立分厂提供帮助。施赖伯还称,马尔罗尼还曾索要加拿大航空公司采购空中客车飞机交易中应得的回扣。这个案子最初的突破口之一,就是马尔罗尼承认将30万美元现金放在自己私宅的保险箱中,既没有存入任何人或部门的银行户口也没有报税。
加拿大公务人员对腐败行为比较慎重,技术上难度大、监察厉害以外,主要原因是代价太大,又没有保护伞。马尔罗尼是加联邦保守党的一位杰出政治家,现任加拿大总理哈
珀的政治导师和盟友,哈珀进政坛并最终成为总理,是他一手扶植的。丑闻曝光后,哈珀于2008年11月下令对他与施赖伯的交易进行公开调查,并命令政府官员中断与马尔罗尼的任何联系。哈珀为了保证内阁不倒台彻底抛弃了马尔罗尼。
加拿大反腐的问题也不少
尽管加拿大反腐很见成效,整体上国家形象也不错,但在相关领域问题还有不少。一个比较大的倾向,是媒体审判和公众审判取代了司法审判。前文提到的移民官索取性贿赂
,事实上法律程序仅仅是开始,但媒体基本把他定为有罪了。2004年,加国内阁女部长丝高被连续多人指证有受贿嫌疑,在反对党指责和媒体广泛报道下,她被迫辞职。事后证明指控是假造的,丝高恢复名誉,但她的政治生命基本结束了。
加国反腐的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成本太高。加拿大第25任总理让·克雷蒂安 (Jean
Chrétien)(1993年11月—2003年12月),在任时运作了一笔反魁独基金,这笔钱花得乱七八糟。著名的加拿大籍相声演员大山在中国拍了一套电视片,费用就来自这笔资金,反对党历声责问:“难道中国有很多魁独主义者?”据说大山在加拿大驻华使馆担任文化方面的顾问,克雷蒂安访华时他表现出色,二人结下了私谊。对克雷蒂安一案追究声调很高,最后不了了之,原因之一就是调查费用太高。加通社报道说,法官戈梅里领导的调查委员会耗费公款一千四百万加元。
法律程序过于漫长,是加拿大司法审判的通病。前文提到的行贿马尔罗尼的德国军火商人施赖伯,在德国也有类似的官司,德国一直要人,加拿大也已经驱逐他。但此人力图
留在加拿大,加国又确实在调查马尔罗尼案,需要他的证辞,最终拖了十年之久,2009年才将他驱逐回德国,加拿大中文媒体称之为“德赖”。马尔罗尼已经承认受贿,全案结清尚不知何时。漫长的司法程序,往往事实上为当事人提供了拖延逃避的机会。
在另外一些案例中,即使以加拿大的资源,很多事情也查不清楚。2004年,加拿大从英国购买了四艘旧潜艇,还没开回家就事故不断,火灾烧死了一名军官。以加拿大的富裕
,是无论如何不必买二手潜艇用的。此事闹得沸反盈天,没有结果。毕竟涉及国防机密,以及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就算明知道猫腻很大,调查依然无法展开。
腐败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治理和监督。加拿大反腐有成效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有一点背景很重要,就是加拿大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每个纳税人都有意识地勇于保护自己
的权益,公务人员也就不敢犯险伸手。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http://t.sina.com.cn/limu
前一篇:加国百姓故事:无车女工
后一篇:现代都市恐怖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