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独史·二十一 代议政体
(2010-08-29 09:51: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魁独史 |
魁独史·二十一 代议政体
李牧
英属北美殖民地,采取一种来自英国本土的君主立宪框架下的代议制政体。英王任命总督,殖民地选民选出议员组成议会,总督的命令要获得议会支持,议会的合法性由总督保障。理论上,任何法令都需经议会通过,而总督有否决法案和解散民选议会的权利。
这样一种政体,当总督实力雄厚时,往往控制议会。而议会掌握的民间财源充足时,又往往让总督形同虚设——美国独立战争的基础就是议会的强大。历史学家,把这种政体形容为“嘎吱嘎吱响个不停”。这也是美国人认为,他们可以继续策动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并打响1812年战争的原因。但具体操作层面,尽管美国独立后形势紧张,1776年以后,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关系却很缓和。英国对殖民地事务干涉很少,甚至停止征税。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魁北克地区的英裔移民日多,而这个地区法裔和法国民法一直起主导作用。英裔移民,希望享受到同样的代议制度。1791年,英国议会为北美殖民地颁布《1791年宪法法案》,这个法案是对原《魁北克法案》的修订。1791年法案把原魁北克划分为上下加拿大,上加拿大是圣劳伦斯河谷上游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安大略,英裔为主,首府先是尼亚加拉,后因距离美加边境太近不安全,迁约克镇(今多伦多)。下加拿大是圣劳伦斯河下游地区,相当于今天的魁北克,法裔为主。上下加拿大有各自的总督和议会。这份法案带有时代的特点,除了维护英国王室领地的权限,还列出专款,以公帑支持英国国教教堂并保证教士拥有土地。
1837年,嘎吱嘎吱响的代议制度引起了民变。民变分别在上\下加拿大发生,民变的原因,有总督和议会的矛盾,也有英裔和法裔的矛盾。今天的历史学家多对1837年民变持肯定态度,称参加者为反抗者。民变规模有限,上加拿大的军事行动人数较多,还算像样的打了两仗,下加拿大差不多就是几百人聚到一起,然后一哄而散。尽管强度不高,这次民变依然是加拿大历史上有数的暴力冲突之一,被视为国民反抗暴政的历史事件。
民变的直接结果,是出现了一份在加拿大历史上深具影响的《德拉姆报告》Lord Durham's Report。为了改变上下加拿大的危机状况,有序的修改《1791年宪法法案》,英国政府派德拉姆勋爵到上下加拿大进行调研,这份报告就是调研成果。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前一篇:由莫明其妙的《戴尼提》谈起
后一篇:加拿大工人是个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