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魁独史 |
魁独史·六 英国努力
李牧
当法国人开发了魁北克和大西洋沿岸时,英国人拥有了今天加拿大东北部的巨大海湾哈得逊湾。
对于英法两国都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在哈得逊湾(Hudson Bay)的发展,同时也是英国在北美最成功的一块殖民地的建立,是由两个法国冒险家开端的。
哈得逊湾以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得逊(Henry Hudson 1570 – 1611)命名。他与同代的许多探险家一样,属于哥伦布为代表的一整个群体,也像多数人一样远不如哥伦布有名。当时穿越美洲,由大西洋进入太平洋,是探险家们努力的目标。哈得逊的目标也在于此,1611年,他穿过大西洋,在比圣伦斯河更往北的地方,穿越哈得逊海峡,进入哈得逊湾。可惜,他的探索到此为止,因为横穿北美大陆进入太平洋的航线,要到巴拿马运河开挖之后才出现。
他的结局比较悲惨,1611年发现哈得逊湾之后,他主张继续航行,而他的部下要求回家,凶悍的水手们把这个探险家及他年少的儿子和几个忠实的随从,扔到一条无食无水的小船上扬长而去。叛舰喋血的故事在那个航海时代常见,戏剧性的情节也没有发生,在那么个环境里,被抛弃者只有死亡了。有一种说法,说哈得逊曾经挣扎深入内地,远至渥太华河。但他的死亡是不争的。
顺便交待一下,亨利·哈得逊早年就致力于欧洲——亚洲的直航探索。他1607年受雇于一家远东贸易公司,企图探索一条由英国北海出发,经欧亚大陆北缘向东,通向中国的“东北航道”。当时由西欧向南绕经非洲南端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线发现了,向西穿过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线也发现了。向东是地中海—丝绸之路的传统商路。后起的殖民者英国,就想试试向北。这里强调一下,“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中东”“远东”这些词都是以欧洲为中心表述的,沿用至今,是欧洲中心论的遗存。
以当时的条件不可能通过北冰洋,这次“东北航道”探索的结果,据说未经证明发现了北冰洋上今天属于挪威的扬马延岛(Jan Mayen)。即使不考虑北冰洋每年的通航期是两个月,从这个方向通往中国,也需要从北海出发,穿越北冰洋,再绕经白令海峡南下太平洋,距离太远。今天英国至中国的航线,一条是经好望角或红海海峡,绕过非洲再经马六甲海峡到中国南海,一条是穿过大西洋经巴拿马海峡至太平洋到中国东海或黄海。英国至俄罗斯北冰洋港口摩尔曼斯克的航线,二战中曾经为盟国向苏联运送武器发挥过巨大作用。随着地球变暖,北冰洋冰融,由北美北端穿越北冰洋至欧洲的“西北航道”即将可行,商业价值很高,今天美、俄、加、丹等国争夺北极,与此有很大关系。
英国以及后来的加拿大承认哈得逊的功绩,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重要的海峡与海湾。但这片地区的开发,却要在他之后几十年。
法国人不断地从圣劳斯河谷西进。西进的探险者中,有一个曾经为宗教组织耶稣会工作,会讲印第安语,非常熟悉部落情况的梅达尔·格罗塞尔。他和同伴皮埃尔·拉迪松1663年深入到苏必利尔湖,从当地的印第安人口中了解到,更优质的毛皮来自苏必利尔湖北边,“一片冰冻的海岸”。格罗塞尔推断,这片海洋也就是五十年前哈得逊被遗弃的地方——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
这两个法国人,决心像当年的哈得逊一样经水路进入这片“冰冻的、拥有优质毛皮的海岸”。如同所有的探险者一样,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可靠的支持者提供资金。当然,他们首先找到了法国政府。可惜,法国政府当时的殖民政策是发展新法兰西的农业,不想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不知结果的西部探险上。格罗塞尔如同无数成功前辈一样,碰壁而不灰心,最终获得英王查理二世的支持。相信读者朋友记得哥伦布屡屡碰壁最终获得西班牙支持的故事,历史永远是相似的。
两名英王室成员,约克公爵詹姆斯和王子鲁伯特为探险提供了支持,但整个过程仍然困难重重,一共就两条小船,拉迪松的船还半路返回。1668年6月5日,千折百回的格罗塞尔抵达哈得逊湾里面的小海湾,这个海湾后来命名为詹姆斯湾。第二年夏,格罗塞尔载着满满一船最优质的冬季海狸皮返回伦敦——他终于成功了!1669年,拉迪松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远航,不久,英国人在哈得逊湾建立了永久性贸易基地和大量商栈。1670年5月2日,英王查理二世批准建立海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如同法国的百人公司拥有新法兰西的贸易和殖民垄断权一样,这个企业拥有哈得逊湾及流入哈得逊湾所有水域的贸易垄断权和殖民权。
哈得逊湾殖民地,很快成为英国在北美最繁荣、成功的殖民地。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相当于英国和法国加起来面积的七到八倍。这个地区后来分别划入今天的加拿大魁北克、安大略、马尼托巴、萨斯卡特温及阿尔伯塔各省,当时为纪念探险赞助人,这片地区被命名为鲁伯特(RUPERT)。
随着历史的演变,1670年成立的海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现在是加拿大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是今天枫叶国历史最久远的百货企业,加拿大的像征之一。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该公司的档案归入联合国“世界记忆项目”。这家企业旗下有五百多家连锁店,包括走便宜路线的Zellers和中高档的BAY。没有在这家公司旗下连锁店购过物的人,肯定没有到过加拿大。像大多数加拿大零售企业一样,海湾公司被美资同行打得没有招架之功,Zellers门可罗雀,售货员比顾客多得多,竞争对手沃尔玛(Wal-Mart)的停车场永远车位紧张。BAY也被来自美国的SEARS挤得快黄了。2005年,一度传出美国资金要收购海湾公司的新闻,加拿大举国上下民族感情被调动起来,媒体直接使用了“美资敌意收购海湾公司”的标题。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使用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李牧
当法国人开发了魁北克和大西洋沿岸时,英国人拥有了今天加拿大东北部的巨大海湾哈得逊湾。
对于英法两国都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在哈得逊湾(Hudson Bay)的发展,同时也是英国在北美最成功的一块殖民地的建立,是由两个法国冒险家开端的。
哈得逊湾以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得逊(Henry Hudson 1570 – 1611)命名。他与同代的许多探险家一样,属于哥伦布为代表的一整个群体,也像多数人一样远不如哥伦布有名。当时穿越美洲,由大西洋进入太平洋,是探险家们努力的目标。哈得逊的目标也在于此,1611年,他穿过大西洋,在比圣伦斯河更往北的地方,穿越哈得逊海峡,进入哈得逊湾。可惜,他的探索到此为止,因为横穿北美大陆进入太平洋的航线,要到巴拿马运河开挖之后才出现。
他的结局比较悲惨,1611年发现哈得逊湾之后,他主张继续航行,而他的部下要求回家,凶悍的水手们把这个探险家及他年少的儿子和几个忠实的随从,扔到一条无食无水的小船上扬长而去。叛舰喋血的故事在那个航海时代常见,戏剧性的情节也没有发生,在那么个环境里,被抛弃者只有死亡了。有一种说法,说哈得逊曾经挣扎深入内地,远至渥太华河。但他的死亡是不争的。
顺便交待一下,亨利·哈得逊早年就致力于欧洲——亚洲的直航探索。他1607年受雇于一家远东贸易公司,企图探索一条由英国北海出发,经欧亚大陆北缘向东,通向中国的“东北航道”。当时由西欧向南绕经非洲南端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线发现了,向西穿过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线也发现了。向东是地中海—丝绸之路的传统商路。后起的殖民者英国,就想试试向北。这里强调一下,“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中东”“远东”这些词都是以欧洲为中心表述的,沿用至今,是欧洲中心论的遗存。
以当时的条件不可能通过北冰洋,这次“东北航道”探索的结果,据说未经证明发现了北冰洋上今天属于挪威的扬马延岛(Jan Mayen)。即使不考虑北冰洋每年的通航期是两个月,从这个方向通往中国,也需要从北海出发,穿越北冰洋,再绕经白令海峡南下太平洋,距离太远。今天英国至中国的航线,一条是经好望角或红海海峡,绕过非洲再经马六甲海峡到中国南海,一条是穿过大西洋经巴拿马海峡至太平洋到中国东海或黄海。英国至俄罗斯北冰洋港口摩尔曼斯克的航线,二战中曾经为盟国向苏联运送武器发挥过巨大作用。随着地球变暖,北冰洋冰融,由北美北端穿越北冰洋至欧洲的“西北航道”即将可行,商业价值很高,今天美、俄、加、丹等国争夺北极,与此有很大关系。
英国以及后来的加拿大承认哈得逊的功绩,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重要的海峡与海湾。但这片地区的开发,却要在他之后几十年。
法国人不断地从圣劳斯河谷西进。西进的探险者中,有一个曾经为宗教组织耶稣会工作,会讲印第安语,非常熟悉部落情况的梅达尔·格罗塞尔。他和同伴皮埃尔·拉迪松1663年深入到苏必利尔湖,从当地的印第安人口中了解到,更优质的毛皮来自苏必利尔湖北边,“一片冰冻的海岸”。格罗塞尔推断,这片海洋也就是五十年前哈得逊被遗弃的地方——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
这两个法国人,决心像当年的哈得逊一样经水路进入这片“冰冻的、拥有优质毛皮的海岸”。如同所有的探险者一样,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可靠的支持者提供资金。当然,他们首先找到了法国政府。可惜,法国政府当时的殖民政策是发展新法兰西的农业,不想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不知结果的西部探险上。格罗塞尔如同无数成功前辈一样,碰壁而不灰心,最终获得英王查理二世的支持。相信读者朋友记得哥伦布屡屡碰壁最终获得西班牙支持的故事,历史永远是相似的。
两名英王室成员,约克公爵詹姆斯和王子鲁伯特为探险提供了支持,但整个过程仍然困难重重,一共就两条小船,拉迪松的船还半路返回。1668年6月5日,千折百回的格罗塞尔抵达哈得逊湾里面的小海湾,这个海湾后来命名为詹姆斯湾。第二年夏,格罗塞尔载着满满一船最优质的冬季海狸皮返回伦敦——他终于成功了!1669年,拉迪松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远航,不久,英国人在哈得逊湾建立了永久性贸易基地和大量商栈。1670年5月2日,英王查理二世批准建立海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如同法国的百人公司拥有新法兰西的贸易和殖民垄断权一样,这个企业拥有哈得逊湾及流入哈得逊湾所有水域的贸易垄断权和殖民权。
哈得逊湾殖民地,很快成为英国在北美最繁荣、成功的殖民地。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相当于英国和法国加起来面积的七到八倍。这个地区后来分别划入今天的加拿大魁北克、安大略、马尼托巴、萨斯卡特温及阿尔伯塔各省,当时为纪念探险赞助人,这片地区被命名为鲁伯特(RUPERT)。
随着历史的演变,1670年成立的海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现在是加拿大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是今天枫叶国历史最久远的百货企业,加拿大的像征之一。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该公司的档案归入联合国“世界记忆项目”。这家企业旗下有五百多家连锁店,包括走便宜路线的Zellers和中高档的BAY。没有在这家公司旗下连锁店购过物的人,肯定没有到过加拿大。像大多数加拿大零售企业一样,海湾公司被美资同行打得没有招架之功,Zellers门可罗雀,售货员比顾客多得多,竞争对手沃尔玛(Wal-Mart)的停车场永远车位紧张。BAY也被来自美国的SEARS挤得快黄了。2005年,一度传出美国资金要收购海湾公司的新闻,加拿大举国上下民族感情被调动起来,媒体直接使用了“美资敌意收购海湾公司”的标题。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使用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前一篇:中日传奇之方正恩仇(二)
后一篇:魁独史·七 英法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