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牧
李牧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15
  • 关注人气:17,7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魁独史·五法国拓荒

(2010-05-17 10:13:01)
标签:

杂谈

分类: 魁独史

魁独史·五法国拓荒

李牧

殖民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荜路蓝缕的过程。

尚普兰去逝后,查理·蒙莫涅任总督,行政事务由百人公司负责。殖民地的农业有所发展,经济作物烟草和糖被大面积种植,人口也迅速增加,百人公司从法国组织了三千人移民到殖民地。

1665年,法王路易十四把拥有一千名精兵的卡瑞格南兵团派驻北美。为了平衡殖民地的人口性别,推动殖民地人口的繁殖,在随后十年,王室组织了800名年轻女性移民到新法兰西,在政府主持下,这些“国王的女儿”迅速的在殖民地选择配偶结婚生育。这让笔者想起,王震在建国初组织大批内地女性入伍移民新疆参加当地的生产建设兵团。

到1700年,新法兰西的人口已经达到近二万人,魁北克、蒙特利尔和三河镇是三个主要城市,三个城市之间是连绵不断的农场。

新法兰西是一个农业社会,城市只是起到政治商贸中心的作用,有钱人都住在自己的农场里。但城市仍然发展很快,新法兰西的首府魁北克,1750年已经有6000常驻人口。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有4000人。

法国的殖民,得益于王权的有效组织,商人的逐利和传教士的狂热。

对于商人来说,殖民地的毛皮和经济作物带来丰厚的利润。对农民来说,在人类移民生活中一个非常有共性的现像出现了:在新法兰西,领主对佃农控制较轻甚至没有,土地资源供给充分,农民的生活远比法兰西本土来的舒服。这些吸引着法国人远渡重洋来到殖民地。相信读者能够记起,山东河北农民为什么要闯关东。

法国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传教士们以惊人的热情,深入不毛,学习印第安人的语言,融入部落生活,目的之有一个:让他们虔信的宗教传播。传教士多为修养精深的学者和科学家,他们同时也传播了文明。天主教是否“拯救”印第安人,有目共睹,披荆斩棘的传教者推动北美大陆的同样也是有目共睹。1642年,一批法国传教者决心在殖民地建立第一座宗教城市,在一位士兵和一个修女率领下,他们成功了。可看不见的手,是不以“上帝仆人”的决心转变的,这座城市迅速成了今天加拿大领土上第一个繁荣的商业化城市。这就是蒙特利尔。新法兰西最早的教育体系,包括大学,也是教会创建的。

1663年至1763年,新法兰西处于法国国王统治之下。法国王室对殖民倾注极大的热情,派驻精兵,任命官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民主”的管理模式,对殖民地初期发展非常重要。同一时期,在英属殖民地,殖民地的议会第一要务是把英王室派驻的总督架空,扯皮不休。当然,这也是后来美国独立的根本原因。

这一时期,探险家和商人的脚步,已经向东越过五大湖区,抵达今天加拿大中部的大草原一带。1700年代,最远的一批人,越过马尼托巴湖,抵达落基山脉。向西发展的路上,定居点,军事堡垒、传教使团驻地,一个接着一个。这些地区,是今天的加拿大安大略省、阿尔伯塔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卡通加省。加拿大十个省,只有一个卑诗省有待“发现”。就差一点点,欧洲殖民者就实现了从西海岸的大西洋,抵达东海岸的太平洋。

与新法兰西同时,法国还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一块称为阿卡迪亚的殖民地。阿卡迪亚(Acadia)是纬度40度与46度之间的大西洋沿岸地带。早在1604年,这里就建立过法国殖民地,但因条件恶劣放弃。1632年建立了永久定居点,后来从这里发展出了大西洋沿岸的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新不伦瑞克、新斯高沙三省,当地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以阿卡迪亚命名。今天在加拿大的大西洋省份,有一些由讲法语的阿卡迪亚人组成的阿卡迪亚社区,形成的阿卡迪亚文化是加拿大多元文化一部分。阿卡迪亚人,是早期移民该地区的法国殖民者的后代,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有自己传统的族群。

历史上,广义的阿卡迪亚覆盖北美洲的东北部,现在加国大西洋省份和美国的东北部六州,以波士顿为中心的新英格兰地区,广义阿卡迪亚地区沿大西洋沿岸向北到北极圈,向南一直到美国费城。包括加拿大魁北克省东部、大西洋沿岸的纽芬兰省、新不伦瑞克省、爱德华王子岛省和新斯高沙省,美国的缅因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麻萨诸塞州、罗德岛、康乃狄克州。

阿卡迪亚,日后在英法争端中还将上演悲壮的一幕。

新大陆是冒险家的乐园,各城市也出现一些基本的工业企业。整体上,魁北克为核心的法属殖民地是一个自给自足,富裕稳定的社会,这与新大陆的开拓精神是如此的不相称,可这种状况一直沿续下去。当南部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时,加拿大,仍然是一个西欧诸国式的二流国家。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