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2022-03-21 19:56:03)
标签:

颐和路民国

琅琊路

西康路

宁海路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颐和路位于南京市鼓楼区,西南至东北走向,西南到西康路、天竺路,东北到江苏路圆环,与山西路、江苏路、宁海路、珞珈路以及四卫头交汇,中间与琅琊路、牯岭路交汇,道路周边即是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区。
       1930年代,此处根据《首都计划》建成高级住宅区域,在林荫大道两旁,大多是中西合璧式的二层楼房,建筑密度较低,是一处宜居的好地方。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波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位于水佐岗39号。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铁门斑驳紧锁,让人感觉庭院深深。门内的故事一定悠长,从文介牌中可知,里面有一栋砖木混凝土结构的西式花园洋房,建于1937年,原为任瘦青居所,又名星汉别墅。1948年,波兰政府租用为使馆馆址。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琅琊路15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琅琊路15号民国建筑,是上海金城银行重庆分行经理戴自牧旧居,位于路北段南侧,建于1935年,西洋别墅式假三层住宅,建筑面积400平方米,1幢主楼,3幢平房。1946-1948年,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后任院长的翁文灏先生年居住于此。建筑高3层,黄色外墙,青瓦四坡顶,带老虎窗,钢门钢窗,整个建筑呈现阶梯状。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1号民国建筑,原产权人为陈济安任瘦清夫妇所有。解放前夕任瘦清偕二子赴港转美国,该房产自管。“文革”中为政府接管,1978年落实政策退还由其子成竟志继承该产,现该处由成竞志一亲属居住,保护状况较好。 其院落占地面积546.33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其楼坐北朝南,高二层,米黄色外墙,南侧平顶,北侧坡顶,青瓦带壁炉,南侧一楼正门两边2根白色圆柱对称,建筑面积为263.1平方米。【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2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2号民国建筑,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原为马鸿逵公馆旧址,今部队住宅,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3号民国建筑,建于1935年,其院落占地面积793.46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2幢,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其主楼建筑面积259.2平方米。原产权人程孝刚,解放前该处由程自住,1951年10月经房地产公司介绍卖给军事学院,后核定其房产权为南京军区司令部。目前,该处现有主楼平房各1幢,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粉色外墙,四坡顶,红瓦,带壁炉,东南侧一楼内廊,东北侧平房1幢3间,均为粉饰外墙,人字顶,四坡顶,青瓦。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5号民国建筑,为马歇尔公馆旧址,今南京军区司令部住宅 ,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5号为古典宫殿式两层建筑。抗战期间曾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后又曾为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公馆。
       在1937年11月下旬,留在南京的外国人建立了南京安全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就设立于宁海路5号。《拉贝日记》中收录的许多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报告、信件等,均注有“宁海路5号”的字样。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11号民国建筑,建于1936年,其院落占地面积895.6平方米,建有西式洋房1幢,平房1幢,并有一花园。主楼建筑为坐北朝南,假三层,黄色拉毛外墙,尖顶,人字顶,青瓦,木制门窗一楼南侧内厅上带露天阳台,建筑面积为318.7平方米,现该处由军事单位使用。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11号房主原为蒋锄欧(1891-1978年),湖南乐安人。毕业于广西陆军干部学堂,参加讨袁护法战争,1926年历任师长,副军长,铁道炮兵司令,交通部警察总局局长,铁路运输副总司令,去台湾后递补第一届国大代表,1978年2月17日病逝。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26号民国建筑,建于1934年,其院落占地面积99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该房产系苏州集资建造,为苏州旅京同乡会会所,该同乡会负责人沈君陶曾任伪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中央党部秘书处总务处处长,其镶在墙上的碑刻为国民党元老叶楚伧所撰,该建筑坐北朝南,高三层,米黄色外墙,平顶,左侧墙上嵌入小碑帖现完好无损,上面刻有“苏州旅京同乡会会所奠基石,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吴县叶楚伧”字样,解放后,该处由政府代管,现为普通居民住宅。【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29号A、B楼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29号A,B楼民国建筑,为黄伯度旧居,建于1936年,其院落占地面积824.46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2幢,外称“AB”楼。【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32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32号,建于抗战前,其院落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2幢5间,其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原产权人为徐治六。其楼房坐北朝南,高二层,部分三层,青砖外墙,尖顶,青瓦带壁炉南侧一楼走廊二楼内廊,上为平台,东侧一楼顶上为平台,现已封闭,木制门窗,西北侧平房2幢,均为青砖外墙人字顶青瓦。现为南京军区司令部干部职工住宅。【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38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宁海路38号民国建筑建于1934年,占地面积233.3平方米,建筑面积446.3平方米,楼房1幢2层共13间,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砖混结构,墙体灰色,坡顶灰色。房产原为陈挹青所有,194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租用,1947至1949彭昭贤曾使用。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西康路50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西康路50号民国建筑,建于1937年,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1.3平方米。原产权人钱士欣,曾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等职。现为鼓楼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西康路48号民国建筑。【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西康路48号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建于1945年,其院落占地面积为1037.13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小楼1幢,平房2幢,建筑面积370.1平方米,原产权人为王恩东。目前,该处现有主楼,附属楼,平房各1幢,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米黄色外墙,尖顶,青瓦,西、北、南三面均有门,钢门窗,东北侧平房1栋4间,西北侧附属小二楼,均为米黄色拉毛外墙,人字顶,青瓦,木制门窗,主楼外带锅炉、壁炉,其建筑面积为309.2平方米。【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西康路48号。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转入颐和路。颐和路两侧栽植着繁茂的梧桐树,这些法国梧桐是由当时东南大学教授常家惠奉命从巴黎郊野购回。沿路碧绿的浓荫与近百幢风格迥异、各具个性的西式建筑交相辉映。【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西康路39号民国建筑,建于1946年,院落占地面积895.8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1幢,建筑面积332.64平方米,原产权人为梁寒操。主楼坐北朝南,假三层,黄色拉毛外墙,人字顶,四坡顶交错,红瓦,带壁炉。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大门紧闭,人字屋顶。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南侧一楼为外廊,二楼为露天阳台,木制门窗,东面为突出门楼,门窗为圆拱形。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西康路37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西康路37号民国建筑建于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其院落占地面积1536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2幢,原产权人不详(应为解放前夕混乱,未来得及办房产及地址)。解放后,该处由政府接管,后拨部队使用,目前该处现有主楼1幢,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米黄色外墙,人字顶,红瓦,建筑面积311.6平方米。【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37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37号民国建筑,该处原产权人为郑天锡,于1937年以前购地1032.26平方米,建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341.9平方米。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红砖外墙,四坡顶、红瓦,带壁炉,建筑面积234.2平方米,主楼西侧及东北侧各有平房1幢,均为红砖外墙,四坡顶,青瓦,现为省级机关某干部住宅,房屋保护一般。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35号、33号民国建筑大门紧邻。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33号民国建筑,建于1946-1949年,其院落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2幢,附属小楼1幢,原产权人为裘逸青。现剩主楼及附属楼各1幢,其中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加小阁楼,青砖外墙,尖顶,青瓦,木制门窗带壁炉和老虎窗,北侧附属小二楼中间联廊连接主楼,均为青砖外墙、尖顶,青瓦带壁炉和老虎窗。建筑面积约330平方米,使用面积为287.2平方米,现为省级机关干部职工住宅,房屋保护一般。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34号民国建筑,为顾祝同以二兄顾祝言之名于民国26年(1937)所建。现该公馆由南京军区后勤部使用,仅剩1幢主楼,3幢平房,1座防空洞,总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房屋保护较好。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该处院落占地2252.6平方米,建筑面积921.4平方米,建有房屋6幢27间,主楼为西式三层楼房,此楼砖混结构,木质窗,红瓦黄墙,一楼朝阳面有内走廊,二楼有内阳台,三楼有露天阳台,布局合理,采光充沛,另有西式平房1进7间,防空洞1个。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30号民国建筑。建于1934年,其院落占地面积945平方米,共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数间,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其主楼坐北朝南假三层,青砖外墙,人字顶、青瓦带壁炉,正南侧为突击半圆形,部分拱形窗,原产权人为耿季和。【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30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正南侧为突击半圆形。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建筑细部。【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29号民国建筑,是大使馆于1948年8月25日,以年租金4800美元租用。此处原是国民政府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亲戚空军航空大队长王青莲于1937年前购地兴建的寓所。现为南京空军司令部住宅用房,至今保存完好。房屋砖木混凝土结构的西式假三层花园楼房,楼上下正房12间,另有一排西式辅助用房五间。花园一座,占地面积809.9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53平方米。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25号、23号号民国建筑。【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25号民国建筑,建于1912-1937年之间,其占地面积715.53平方米,共有西式风格的主楼,平房各1幢,建筑面积约320平方米,原产权人为赵玉麟。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仿青砖外墙,人字顶,青瓦,主楼东侧平房1幢约4间,中部联廊连接主楼,均为仿青砖外墙。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23号民国建筑,建于1936年,其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共有西式风格的主楼,附属楼各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499.34平方米,原产权人为吴润。该处现有主楼和附属小二楼各1幢,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附属楼坐西面东,两楼相通,呈直角形状,均高二层米黄色外墙,人字顶,四坡顶,红瓦,青瓦,带壁炉,主楼部分窗户为拱形,南北均有大门,贯通,附属楼二楼的东侧为露天阳台兼走廊,2幢主楼总体建筑面积413.64平方米。【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22号民国建筑,曾为苏联驻中华民国大使馆。1936年,王文矶购地1439.9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2幢,西式平房2幢,建筑面积659.6平方米。1948年10月,该处房屋租与苏联大使馆,租期3年,但1949年10月30 日,苏联大使馆迁去北京,即移交市房管局代管。目前,该处现有主楼l幢,该楼坐北朝南,假3层,粉色外墙,四坡顶,青瓦,带壁炉,老虎窗,东侧、北侧均为不规则形,门窗大部分已换为铝合金推拉窗。另有2幢平房,均为青砖外墙,人字形坡屋顶,青瓦,主楼后侧有防空洞l座,院中建鱼池约5平方米。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21号、19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21号民国建筑,建于1937年以前,其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共有西式风格的主楼1幢,附属小二楼1幢,平房数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原产权人为蒋范吾。目前该处现有主楼,附属楼各一幢,其主楼坐北朝南假三层,米黄色磁砖外墙,四坡顶,青瓦,带老虎窗壁炉,东南侧为半圆呈花辨露天阳台,中间为白色圆柱支撑,白色木制门窗,色彩典雅鲜亮为典型的西洋式小别墅,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附属小楼在主楼西北侧,均为米黄色磁砖外墙,四坡顶,青瓦,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现该处为瑯琊路小学办公楼。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20号民国建筑,为陈庆云旧居。该建筑建于1937年前,西方现代建筑风格。该房产原为陈庆云所有,解放后二野军大,军区招待所曾借用。该建筑总面积760平方米,楼房1幢2层10间,新式平房4进8间,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墙体灰色,屋顶红色。【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20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陈庆云,字天游,广东中山人。生于1897年。早年侨居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历任孙中山侍从武官,大本营航空局飞行大队长,广东航政总局局长,虎门要塞司令兼广东海军副司令,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公安局局长,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海外部部长等职。1949年寓居美国。1981年12月14日在纽约病逝。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8号民国建筑,为邹鲁公馆旧址,建于1937年前,其占地面积776.7平方米,建筑面积295.1平方米。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邹鲁(1885-1954年)字海滨,笔名亚芳,广东大埔人,历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中央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委员,监察院监察委员等职,1949年去台湾,1954年2月13日病逝于台北。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6号、14号民国建筑,为任仲琅旧居。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铭牌。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该建筑为任仲琅1935年,以其妻任瑶瑞名义购地1492平方米,于1936年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附属房,平房共8幢,解放前,任仲琅一家除自住外,还将部分房屋租给伪中央银行使用。目前此处现有主楼1幢,附属二层小楼2幢,平房2幢,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所有房屋均为青砖外墙,人字顶,青瓦,老虎窗,壁炉齐全,其主楼坐北朝南,假三层,屋顶南侧中部老虎窗连成一排,东北侧、西北侧附属二楼,东南侧,西南侧平房及拱形院墙等,其建筑造型,均相互对称,格局相同。【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5号,原是菲律宾公使馆旧址。【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3号民国建筑。林彬旧居建于1935年以前,其占地面积1166.46平方米,共建有西式风格的主楼1幢,平房1幢,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其原产权人为林彬,产名登记为林佛信。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3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其主楼坐北朝南,假三层,黄色外墙,人字顶,青瓦,带老虎窗和壁炉,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为南京军区司令部某干部住宅。院内环境和房屋保护均很好。【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2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入口处是一个椭圆形的花坛,两边都是以平房为主的居民房,再往里有少数几幢三层的楼房。此建筑现为普通民众居住。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1号民国建筑,曾为英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建于1936年,其占地面积1130平方米,共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2幢,平房1栋,建筑面积523.8平方米,产权人为刘既漂。目前此处现有主楼及附属小二楼、平房各1幢,该楼坐西面东,砖木结构,高三层,水泥黄砖交错外墙,四坡顶,红瓦,二楼东南侧为走廊兼露天阳台,北侧附属小二楼连接主楼,外墙仍为米黄色拉毛装饰,东南侧平房1间北侧连接主楼,其整体形状为正圆形,水泥外墙,圆形顶,顶上一圆形阳蓬,原为一圆形小舞厅,顶上北侧连着主楼二楼走廊,整幢建筑,构思新颖,造型独特,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1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1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刘既漂,出身年月不详,法国留学生,曾任伪中央大学土木工程教授,大方建筑公司工程设计师,1946年刘将该处租于英国大使馆后,一家即去美国。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0号民国建筑。建于1936年,其占地面积945平方米,共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数间,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米黄色拉毛及青砖外墙,四坡顶,青瓦,带壁炉,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原产权人为汪彬梅,产权登记人为汪其妻汪文荃。【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10号民国建筑。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李起化旧居颐和路9号民国建筑。李起化于1935年购地1876平方米,建有砖混结构、西式风格的楼房、平房、附属楼共4幢29间,建筑面积681.6平方米。现存主楼、附属楼各1幢,门卫平房1间。其主楼坐北朝南,假三层,黄色拉毛外墙,大屋架顶、尖顶、四坡顶交错,青瓦,壁炉、塔柱、老虎窗齐全。北侧附属小楼中部为联廊连接主楼。院中所有建筑为统一米黄色色调,且多处呈现不规则造型,为典型的西洋式小别墅。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李起化,1927年5月任孙中山葬事筹委会干事部事务员。后任交通部监理,浙江省民政厅技士。抗战前开营造厂、糖果店。抗战中期任伪南京工务局建筑股主任,1941年末主持维修灵谷寺第三公墓。战后仍开营造厂。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7号民国建筑。【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7号民国建筑,建于1937年以前,其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共建有普通风格的主楼1幢,附属小楼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326.8平方米,原产权人为张广舆,户名登记为化名张仲鲁。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5号民国建筑,建于1935年以前,其占地面积989.33平方米,共有普通风格的主楼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三层水泥外墙人字顶,红瓦,带壁炉,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原产权人为何轶民,户口登记用化名何定一。【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4号民国建筑,建于1937年以前,此处原产权人为常宗会。1951年11月经服务部介绍卖给军事学院,1990年核定其产权为南京军区后勤部。现为南京军区后勤部某干部住宅,房屋保护一般。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颐和路3号民国建筑,建于1934年其占地面积719.93平方米,共有普通风格的主楼1幢,平房2幢,产权人为李敬思。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概览
       目前此处现有主楼及平房各1幢,其主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高三层,红砖外墙,四坡顶,红瓦,带老虎窗壁炉,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为普通居民住宅,保护状况较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