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郑」黄帝故里

(2020-05-19 19:21:46)
标签:

黄帝故里

新郑

杂谈

分类: 大河上下
「新郑」黄帝故里
  据考证,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由此,新郑被誉为黄帝故里,也是黄帝时代的都城。远古时期的人和事,大多源于传说,事实难以厘清,只能搁置争议,存异求同。
「新郑」黄帝故里
  轩辕广场,中间立一大鼎,现在更名为中华姓氏广场,广场地板上刻满中华4600多个姓氏,并有抽象的祥云纹路散布广场之中。
「新郑」黄帝故里
  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出现汉阙。汉阙为蜂腰型子母阙,母阙为重楼,高16米,阙两楼间距18米。
「新郑」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景区分姓氏广场、故里祠区、拜祖广场三大部分,中轴对称,体现庄严崇高的传统庙坛建筑特点。
「新郑」黄帝故里
  南朱雀浮雕,刻于阙身。
「新郑」黄帝故里
  四柱石坊是轩辕庙的新建前导建筑。横枋上刻:轩辕黄帝。立柱刻对联:功开天地奠华夏鸿基九洲苗裔光寰宇,道启洪荒创文明社会万国衣冠拜冕旒。「新郑」黄帝故里
  依溱洧具茨起金龙人文华夏,濒颖淮有熊降黄帝天化神州。这里的具茨指具茨山,现已更名为始祖山。「新郑」黄帝故里
  四柱牌坊后,走过轩辕桥,便来到黄帝故里祠。祠堂前广场两侧,安置不少汉白玉碑,皆是近年拜祖大典和改扩建的纪念碑。
「新郑」黄帝故里
  其中一块石碑,是当代书法家范曾撰文并书丹的《黄帝赋》,颇为醒目。
「新郑」黄帝故里
  碑首:黄帝赋。
「新郑」黄帝故里
   祠堂是景区中最为有年代感的核心建筑。始建于汉,明清  修葺,为正殿、东西配殿和祠前庭组成的四合院,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郑」黄帝故里
  祠前庭,门前立一对石熊。「新郑」黄帝故里
  横匾上的“黄帝故里”四字有龙马气象,显然是毛主席手笔。两旁楹联叹道:华夏龙根荫前裕后,人文始祖耀古烁今。
「新郑」黄帝故里
  陈云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新郑」黄帝故里
  经过前庭,后面即是正殿,和东西配殿合围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院中两棵绿树婆娑,为古朴的氛围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新郑」黄帝故里
  配殿山墙上嵌几方老碑,大多皆是清朝重修募化的功德碑。「新郑」黄帝故里
  大清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七月,重修灵官殿碑记。
「新郑」黄帝故里
  大清咸丰六年十月吉日,重修大殿暨周围垣墙记。
「新郑」黄帝故里
  正殿横匾悬挂:文明始祖,抱柱对联:祖恩如日月经天光辉六合,帝德似江河纬地泽惠千秋。
「新郑」黄帝故里
  正殿面阔五间,前有卷棚,后为硬山顶。卷棚抱厦后悬匾:中华圣地。
「新郑」黄帝故里
  正殿中央供奉黄帝像,上面悬挂横匾书:人文初祖。四周墙壁彩绘生动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功绩。
「新郑」黄帝故里
  通檐为七架梁前接乳栿用三柱。梁柱用料质朴,皆是原木,自然有机。
「新郑」黄帝故里
  七架梁上立两棵短柱,托五架梁,五架梁托平梁,平梁托脊𣏢。
「新郑」黄帝故里
  东配殿塑黄帝元妃嫘祖,先蚕娘像。嫘祖最早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新郑」黄帝故里
  西配殿:嫫母殿。嫫母是黄帝的次妃,相传她发明了我国最早的织布工具。「新郑」黄帝故里
  朱砂色的围墙。「新郑」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祠堂全景。
「新郑」黄帝故里
  祠堂之后,便是拓展的景区拜祖广场,正中是金色的祈福树。
「新郑」黄帝故里
  祈福树。
「新郑」黄帝故里
  心愿墙。
「新郑」黄帝故里
  再后,就是拜祖大典场地。正中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塑像,落成于2005年4月10日。但见黄帝手执宝剑,气宇轩昂。
「新郑」黄帝故里
  像高5.19米,以示“九五之尊”。背景板为轻钢结构,遮挡住后面的房屋。
「新郑」黄帝故里
  御道丹陛。
「新郑」黄帝故里
  轩辕黄帝塑像之后,是轩辕黄帝纪念馆,造型为地穴覆土式人字形建筑,依稀仿佛远古时代的草屋,在抽象的符号里看到筚路蓝缕的艰辛。
「新郑」黄帝故里
  门厅深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