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李诫墓——大宋建筑家

标签:
李诫营造法式梁思成杂谈 |
分类: 大河上下 |


李诫,字明仲。北宋郑州管城县人,曾任曹州县尉、虢州知州。元祐七年(1092)起在将作监供职达十三年之久,历任将作监主簿、监丞、少监和将作监,亲自主持营建了许多建筑工程,涵盖宫殿、辟雍、尚书省、城门、寺庙等。著有《营造法式》,不仅是北宋官修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专用书,也对后世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诫于大观四年(1110)病逝于虢州,归葬新郑梅山脚下的李氏祖坟。2006年5月25日,李诫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诫墓是因为李诫在古建筑领域的至高地位而加以保护。墓地本身在1958年就已平毁。1995年,方重新修葺、整饬一新。

碑亭在墓茔的正前方。

墓碑为重新竖立,方形带屋檐,上有罗哲文题墨:宋李明仲之墓。

墓碑背面是2010年,在李诫逝世900周年之际撰文的《宋李明仲之墓碑记》。

碑亭灰瓦覆顶,宝顶为仰莲日光,攒尖四面坡。

戗脊小兽。

戗脊小兽。

檐下木斗栱。

碑亭之后,便是李诫的墓庐。据记载,宋时李诫的墓地土冢高大,其后不断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蚀。经过现代修缮,增筑矮垣,培置封土,终成模样。但是和厚重的《营造法式》一书的作者比起来,又是相当寒酸。

李诫在他生活的年代只是一位普通的将作大臣,甚至没有在《宋史》留传。说起来,李诫为今人所重,被称誉为古建筑大家,全因现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对《营造法式》穷尽一生、孜孜矻矻的研究。1925年,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的梁思成,就收到了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的《营造法式》。梁启超在信中告诉梁思成和林徽因,《营造法式》是“吾族文化之光宠”。梁思成遂开启了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并让他广为人知。梁思成集毕生心血所著《〈营造法式〉注释》上卷,应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开山之作,它像一把沟通古今的钥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古建之门。确实可以这么说:《营造法式》问世800多年后,幸运地遇到了梁思成;而作为建筑史学家和建筑师的梁思成,能够遇见《营造法式》开展研究并有成果问世,李诫若地下有知,当是欣慰不已。李诫与梁思成,真的是古建世界里的并峙双星。
后一篇:「新郑」卧佛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