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2020-03-02 14:37:42)
标签:

舜帝陵庙

鸣条岗

五子登科柏

连理柏

分类: 两山两圣人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舜,又称有虞氏。是吾国上古时代的圣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吾国文人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历代帝王,皆以尧舜为贤明的榜样和毕生的追求。他曾在历山(中条山)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在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舜帝一生的活动中心,就在运城一带。运城的安邑镇,位于今天的盐湖区,依然完好保存着舜帝的陵墓,接受后人的膜拜。【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舜帝陵庙经过历代的增建,到今日已覆盖一片广大的疆域,中轴线极其辽远,长约一公里有余,两旁点缀以湖泊树林。节点上置一座石牌坊,为2009年重修,大字板上刻“鸣条”、“有虞帝舜陵”。鸣条岗是这里的称谓。孟子《离娄下》中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牌坊虽为重修,却也涵盖了古老的构件,立柱两旁的抱柱石,苍劲雄健,非常感人。【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抱鼓石石刻细腻生动,栩栩如生。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花鸟虫兽,呼之欲出。【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经过护城河上的三座拱桥,便看到舜帝圣像。【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舜帝, 上古五帝之一。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舜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位于禹。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舜帝陵庙的核心部分从石牌坊开始,气势宏伟,前陵后庙。这有些特别。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舜帝陵庙,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即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圣像之后,继之以连理古柏,盘桓交错。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古柏树龄有四千年,历经华夏风雨,阅尽人世变幻。引得无数嗟叹。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先人的蝇头小楷,工整地记述着敬畏和仰慕。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所谓连理柏,是活着的柏树环抱着已SI的柏树,造型奇特,世所罕见。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舜帝陵内还有一株刘秀古柏,上有一方刻石诗:“刘秀古柏曾避难,王莽CUAN位亦枉然,中兴龙椅此处坐,一续汉室数百年。”看来这里隐藏着一段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古柏之后,是长长的甬道。绿植如茵,直达仪门。【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甬道串联起强大的叙事空间。【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甬道两旁立石人石兽。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舜帝陵冢启于禹时,前陵后庙。庙宇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现存建筑分别为元、明、清时代。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山门为二层仿清式重檐歇山顶楼阁,明楼下横匾题字:有虞帝舜陵。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斗栱交错。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垂花柱头。【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花板雕刻花草缠枝。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富贵平安。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吉祥图案。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两侧附有东西对应的盘龙砖雕廊壁。【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门前一对石狮,锃亮可爱。【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登临其上,有巨鼓置中央,想必声震远方,震古烁今。极目远眺,南揽北望,意味深远。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山门北立面。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山门之后,是献殿。单檐悬山,山墙宽厚。前檐面阔三间,明间极大,显然是经过了减柱造。前后开敞无墙。【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鸣条岗上, 万姓心头, 神锋标映五千载;华夏史中, 九州域内, 明德肇开第一人。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斗栱为单昂四铺作计心造。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殿内梁架上悬挂无数匾额,如“大舜天成”,“永歌南风”。皆是对祖先的赞美之词。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四椽栿。【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明间斗栱做法颇为有趣,内拽令栱被拉长到容纳三攒铺作的宽度,夸张而不失合理性。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莲花瓣斗上施斜栱。【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后檐变为五开间,明间、次间檐柱上施两层大额枋,令人震撼。【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献殿之后,是卷棚顶享厅。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不施斗栱,无脊。【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享厅之后,便是舜帝长眠之所,外砌方砖花墙,周长约50米。冢上古柏约2000岁,树形奇伟,五个虬枝形似虬龙,故称之为“五子登科柏”。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陵前上方有明万历辛亥年间邢其任所书“有虞帝舜陵”石碑。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下方“帝舜陵”石碑为元代所刻。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五子登科柏。      
       明代的安邑县志对舜帝陵的形胜有非常生动的描述:“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鹺海之盐花献于前。右缠黄河玉带,沩汭厘降之风犹存;左拱香山瑶台,历山耕稼之迹如故。内外古柏,郁郁乎如拱如揖;左右侍臣,霭霭乎都俞而吁。非古帝先圣,谁敢轻葬其上哉!”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陵冢东侧,是关公祠。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抱柱楹联上咏道:效舜佐尧忠耿耿,助刘复汉意岿岿。关公是运城人,青年时常年骑马来拜祭舜帝,后人遂在他拴马的树旁建庙供奉。与舜帝同享YAN火。现存大殿为清朝建筑。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传为汉寿亭侯篆书。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陵丘的西边是㪙首祠,为清代早期建筑。㪙首是舜的妹妹,还被认为是中国绘画之祖。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木雕阑额。【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木雕阑额。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木雕阑额。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单斗只替,雕刻花鸟数层。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舜帝陵寝之后,是为皇城,又名“离乐城”,当地人俗称“离宫”,取离位享乐之意。皇城外围以城墙保护,砖身垛堞。【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墙上辟三座券门,皆有门额字匾,如“阜财”、“解愠”、“来南薰”。这使人想起一首宋诗:“世事阅江浪,高情寄空云。佳气挹西爽,好风来南薰。”【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阜财”、“解愠”门分列两边。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正门前一对石狮,涂以绿色油漆。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中轴线上有戏台、卷棚、献殿、正殿、寝宫。倒座戏台背后为照壁。【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照壁与戏台后座间有双面踏跺可登高。【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戏台北面。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戏台之后,是观戏的南北向卷棚,颇为罕见,为观众省却了风吹日晒之苦,也丰富了中轴线的纵深感。卷棚顶下,挂着许多横匾,皆是歌诵尧舜之治的句子。“圣德千秋”、“箫韶九成”、“仁孝动天”。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从戏台前望,境界开阔,视觉无阻,演员与观众之间,如有灵犀,彼此交融。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单斗只替。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四椽栿前接单步劄牵。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卷棚南北向,左右接单步梁,四面开敞,下置桌椅,为看戏人的领地。【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卷棚与戏台,完美的组合。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献殿,殿前置有石制围棋枰。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固作围棋以教之。”殿前的围棋台即为当年舜帝授棋之用。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献殿前左右立钟亭。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鼓亭。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献殿重修于明代,是民间祭祀舜帝、敬献祭品之处。面阔五间,前后开敞。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四椽栿前接劄牵,通檐用三柱。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梁记板上有清顺治十七年创建题记和嘉庆二十一年安邑知县秦恒炳重修题记。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首议倡修人江西试用□□王步洲。舜帝陵庙在清嘉庆二十年的大地震中化为瓦砾,仅存正殿。次年,在乡人王步洲等人倡导下,重建舜庙。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驼峰。【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脊槫下蜀柱。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献殿后檐前施太师壁。与献殿相隔不远,便是正殿。【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正殿两山施披檐走廊。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斗栱繁复,转角单昂四铺作。阑额、普柏枋皆出头。【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游廊转角。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柱头斗栱。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正殿内供奉舜帝坐像,两旁抱柱楹联写道:至孝至忠、至正至中,以天下之大仁,行天下之大公,天下第一;笃亲笃敬、笃诚笃信,以人间之伟德,成人间之伟业,人间无双。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四铺作斗栱,平昂伸入殿内成单杪,耍头伸入殿内成压跳。【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斗栱内拽。【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从正殿北立面更看出其雄壮英姿,重檐歇山,周以环廊,古朴浑厚。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歇山转角斗栱,互为相因,令栱成把臂厢栱。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上檐戗脊脊饰。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如飞龙的造型。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下檐戗脊脊饰。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寝宫为中轴线上的最后建筑。离宫以此结束。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西路尚有一组建筑,由大殿、正殿组成。前为大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正脊脊心,万象太平。【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四铺作斗栱。【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转角斗栱。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后为正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殿前石碑,系明景泰五年立。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从碑首可知,为“重修寿圣禅寺碑记。”大约西花园原为禅寺。【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碑座赑屃,碑首为龙。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正脊脊心。
【运城】舜帝陵庙——鸣条岗上
       正脊龙吻。
       呜呼!司马迁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