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菏泽】巨野章西田氏宗祠——难得的北方明代祠堂
(2019-01-04 09:04:04)
标签:
章西田氏宗祠
巨野
荆树堂
分类:
两山两圣人
章西田氏宗祠位于巨野县章缝镇西街北侧,原是明隆庆时期
章缝田氏七世祖田峤、田峨兄弟二人的书斋,后由田氏族人改为祭祀祖先的家祠。
田峤、田峨,皆为曹州名士,著作有合集《荆树堂山房文集》传世。
章缝镇的镇名今人可能能够读懂者日稀,它是田氏六世祖在明朝迁居于此鲁宋之交的地方后所取的名字,源自
《礼记·儒行》:“ 丘少居鲁,衣缝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 后演变为一句成语
“
章甫缝掖
”,意为儒者或儒家学说。穷乡僻壤,就有如此大学问。那些高楼大厦林立的地方,未必斯文如兹。
田氏宗祠坐北朝南,建国后尚存三进四合院,现仅存一单院,南北35.7米,东西25.8米。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拜厅、献殿、正厅。大门面阔三间,单檐硬山布屋顶,前檐带廊。
正脊脊心立狮子驮宝瓶,脊侧浅刻卷草花卉。
正脊两端施龙吻。垂脊头蹲立行兽四只。
戗脊斜翘,这大约是鲁西南一带的建筑风格。
蹲兽依次排列,威严整肃。
门前立数块石碑,有菏泽市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碑,命名为“田家祠堂”。
巨野县文物保护单位碑上的名字则是“荆树堂”,
荆树堂是田氏家祠的堂号。201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字是“章西田氏家祠”,以这里的所在“章西村”冠名。
前檐当心间阑额上朱笔写着:“派衍青齐”,意指田氏一族是由青州、齐鲁一带衍生而来,
绵绵瓜瓞蒂固根深
。公元前672年,齐桓公任命陈完为工,管理工匠,并封他食邑于田地,陈完就采地为姓,改名田完。
田完遂是“田”姓始祖。元朝末年,山东青州府人士田丰参加抗元队伍,明朝建立后被封为冲天大将军,
田丰就是章缝田氏的一世祖
。
田丰次子后避祸迁徙至巨野田桥,六世迁至章缝,直至今日。
次间分别写的是“木本、水源”,意为慎终思远、不忘根源。
门簪为一对扁木。
走马板上楷书三个大字:荆树堂。是为田氏家族的堂号,源于
田峤、田峨兄弟的书斋之名。
传统蒙学读物《幼学琼林》有句“田氏分财,忽瘁庭前之荆树。”说的就是
田氏家族堂号的故事:隋朝时有田氏三兄弟,各自娶妻后欲分家产,欲将堂前一棵高大的荆树一分为三;不料翌日清晨,荆树忽然憔悴,三兄弟忽然醒悟,木本同株,分则憔悴,兄弟分离,是人不如树也。遂不再议分家之事,荆树重又恢复勃勃生机。
荆树堂遂成为田氏宗祠的堂号。
门枕石为方形,上立一对石狮。
门枕石四面高浮雕狮子穿壁游戏图。
当心间置板门,上带乳钉。
乳钉表面有五角星,问询村人,板门可能已经过后世更换。
五行七列乳钉门。
前檐挑尖梁。
主跨五架梁后接单步。
梁端伸出卷云头。
后金柱间设屏风板。
大门北立面。
次间圆窗,现正面被封堵。
公元2003年立《荆树堂重修记》碑。从碑中可知,现存
荆树堂建于明隆庆至万历处,迄今约400年。共和国之初,曾经为区政府驻地,是菏泽市唯一之明代祠堂。
进入
大门,东厢是一处残损的砖楼,本以为是田氏兄弟曾经的藏书楼,据介绍是钟鼓楼。祠堂中设置
钟鼓楼颇为少见。
钟鼓楼屋顶砖砌转角蹲狮子。
大门之后,是空间不大的院落,中间甬道,两旁种植灌木。前面就是开敞的拜厅,拜厅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拜厅后紧挨献殿三间,亦是前后开敞,
献殿
之后,即是正殿。
拜厅两侧为厢房。
阑额、雀替,合为一体。
正脊立一对玄鸟。
雀替。
拜厅通檐五架梁前后对接双步,用四柱,青砖墁地。中跨直对左右厢房。
五架梁上立两根蜀柱,蜀
柱上托平梁,
平梁上立
蜀
柱,承脊檩。
蜀
柱头两侧生出抱梁云。
后檐双步梁。
前檐双步梁。
立柱皆漆成红色,琳琅满目,行列成阵,这和南方的宗族祠堂依稀相近,颇为壮观。
拜厅、
厢房
之间,留出缝隙,地面有排水沟,设计精细。
柱础。
厢房墀头
浮雕。
麒麟。
雀替。
厢房前有廊道,主跨屋顶五架梁。室内设展板,已长久无人问津,落上灰尘。
西
厢房。
西
厢房内放置田峤
田峨
兄弟诗刊刻石拓印。
田峤是明嘉靖三十九年贡生,参与编写《巨野县志》,
田峨是万历戊子科举人。在当时颇有名声,与文坛名匠董其昌齐名,人称“江南一董,江北二田”。《荆树山房诗刻》是
田峤
田峨
兄弟二人的诗集合刻。现行网络及坊间,有关田氏兄弟的诗文书籍甚少,几乎杳无痕迹,似乎和董其昌尚有差距。
《荆树山房诗刻》。
《荆树山房诗刻》。
田峨之《夏夕偶书近作五首》。
田氏现代名人田纪云,不忘祖德,在宗祠里留下墨迹:千里之行,始于故土。
拜厅之后,是献殿。
献殿通檐用三柱,五架梁前接挑尖梁,两山为圆门。
五架梁前接挑尖梁,山面圆门洞通跨院。
地势由南向北渐次抬高,这符合建筑物理,也符合宗法等级制度。
献殿之后,是正厅,供奉田氏祖先牌位。
隔扇腰板卷草花卉纹。
献殿和正厅之间,屋顶有缝隙。
方格棂窗。
戗脊头斜出45度上翘。
墀头浮雕瑞兽。
正脊脊心施三层塔楼。
戗脊上蹲兽。
正厅内牌位都是近年补置。按《荆树堂重修记》碑载:原有神龛祭器碑刻匾额荡然无存。事实也是如此。正厅里已找不到一丝过往的痕迹。
柱础。
覆盆加鼓形
柱础。
主跨五架梁后接单步。
后檐直接用砖墙承重。
脊檩下,蜀柱头施抱梁云。
圆门洞内
东跨院为两间带廊瓦屋。
瓦当滴水、方椽。
通往西跨院的圆门,映入远处枯木一枝。
西跨院内已房倒屋塌,仅剩墙基。不过给拍摄献殿和正厅带来极大的视角。这是古宅里难得的大空间。一般的介绍中,皆称献殿为卷棚顶。从现场实际情况看,
献殿是有脊的,并非卷棚屋顶。当是以讹传讹的传播。
正厅地势最高,屋脊最为高大。
墀头。
正厅西山墙。
垂脊花饰。
空心瓦脊,用于大门东配房。
章西田氏宗祠,是一组较为完整的鲁西南四合院建筑,是研究北方家族制度和祖先祭祀以及建筑形式不可多得的实例。吾国吾民,往往国而忘家。这也从另一面说明家族对于个人的极大的重要性和凝聚力。珍贵的祠堂,是吾民千年以来的生活内容。诚如《荆树堂重修记》所言:
“
源远流长,根深木荣,人丁兴旺,赖于祖荫,建宗祠祭先祖,以嗣懿德,乃吾田氏之宗祠。”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菏泽】成武汶西真武庙——鲁西南唯一有壁画的古庙
后一篇:
【荷泽】巨野永丰塔——穿心绕廊的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