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焦作】显圣王庙——元代遗珍
(2018-11-12 08:48:51)
标签:
显圣王殿
显圣王庙
分类:
大河上下
显圣王庙位于焦作孟州的堤北头村,距离韩愈墓约5.8公里。
显圣王庙又称汉光武帝庙,始建于东汉。传说
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军队追杀,在孟州西部被王莽追兵包围。正在千钧一发之时,伍子胥、刘展熊、焦雄信三员神将从天而降,杀退追兵,刘秀得以脱险。为报答三员神将的搭救之恩,刘秀称帝之后,下诏修建显圣王庙,封三位尊神为“显圣灵王”。原先的
显圣王庙建在黄河北岸,后被洪水毁圮,
元至正十年(1350)在堤北头村西南一公里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由于黄河水北滚,危及显圣王庙,于是又将其搬迁到堤北头村东北处现址。显圣王殿在搬迁中完全按照元代原貌修复,主要木作仍为元代构件。完全保持了元构的风格和神韵。
显圣王庙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场尚未竖立。只有省级文保的石碑标志。
显圣王殿是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明间门楣上列有四枚菊花图案。补间斗栱两攒。阑额前挂“显圣王殿”横匾。
板
门乳钉纵横皆为七棵,等级较高。按清朝会典的规定,相当于公爵、贝勒府之等级。
进入殿内,山墙壁上张贴着“显圣王庙”的简介。引用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杨焕成所著《河南古建筑撷英》中关于显圣王庙的详细解读,可对来访者以足够的启迪。
进入殿内,次间用一攒补间斗栱,平槫和顺身串间用一斗三升搁架栱。
次间斗栱内拽,双杪偷心,用华头子,下昂尾伸入搁架栱斗上。
四椽栿
通搭,本用两柱。后世在后檐增加了一棵撑木。
前檐柱头斗栱用方栌斗,一跳偷心造,平昂伸入室内形成四椽栿下压跳。补间斗栱为瓜棱圆栌斗,室内为双杪偷心,二跳用翼型栱,下昂下用华头子,昂尾伸入室内,搭接于平槫与顺身串之间,用搁架栱固定。
四椽栿上使用一棵通长的缴背,
缴背上施大斗承平梁,平梁上中间置蜀柱,
蜀柱头置捧节令栱,与叉手一起承托脊槫。
捧节令栱在横向两边伸出耍头。
明间平槫与随身串间用两攒一斗三升搁架栱,上用短替木,后檐补间斗栱昂尾从大斗上伸出呈耍头。
后檐正中立三位神将塑像,因此此殿又称
“
三圣殿
”
。
山墙平梁及蜀柱、叉手露明于墙体。
八角形加鼓形雕花
柱础。
后檐斗栱内拽,单杪托齐心斗,泥道重栱。
四椽栿。
悬山,脊下见悬鱼。
红墙绿瓦。殿顶用琉璃铺就,光彩熠熠。
次间转角柱头斗栱使用斜栱,双昂五铺作,令栱呈鸳鸯交颈。
补间斗栱亦为
双昂
五铺作;头昂为假昂,即平昂;二昂为真昂,即下昂,伸至殿内平槫下。
村民们自发在
西边的
围墙上写下“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字样。
琉璃正脊龙吻,龙背无宝剑。
正脊宝顶,为桌几形柱腿,上为二圆柱夹板门,横楣上施斗栱,正脊脊饰皆细致入微。
西面悬山。
西次间斗栱间挂竖木条,墨书:公元一九八五年仲冬孟县文管会受河南省文物局委托修复显圣王殿。
大殿东厢,现存一排配房,当是清乾隆二十四年搬迁时新建,为三座戏台式样的卷棚建筑。
卷棚屋顶。
配房全景。
与显圣王殿相向而立,面北背南也有一座卷棚戏楼。
墀头砖雕颇为精美。
墀头。
地面蹲一只石狮,体型肥硕,憨态可掬。
抬梁式卷棚屋架。
梁头刻虾须纹。
内柱与横梁是类似鹰嘴式接头。
戏楼,现在似乎成为纪念开国大典的庙宇。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焦作】韩愈墓——旷代文宗
后一篇:
【焦作】沁阳北大寺——一卷三殿牵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