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诚意侯
诚意侯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7625积分
  • 博客访问:59,469
  • 关注人气:1,125
  • 获赠金笔:577
  • 赠出金笔:21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图片博主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黟县】屏山拱峙

(2018-07-13 09:06:47)
标签:

屏山

御前侍卫

舒光裕堂

舒庆余堂

咸堂宜

分类: 白墙黑瓦与古道颜色
【黟县】屏山拱峙
        屏山村古建筑群,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黟县】屏山拱峙
         屏山村北有一座连绵的群山,状如屏风。村落枕山而居,俗语说:生活要靠山,这样的村庄正是应合了如此理念。【黟县】屏山拱峙
         屏山村四面围山。北有屏风山是靠山,南有石山作照山,东有吉阳山、西有双凤山为左右抱山。吉阳水从北向南穿村而过。诚然如风水学所言:“枕山面水,前有照,后有靠,两边小山抱”。徽州村庄的选址堪舆是一种人为的先验性的长期过程,先人在确定这里能够对子孙后代有益之后,方郑重地定居下来,造福长远。
【黟县】屏山拱峙
        屏山村村名石。
【黟县】屏山拱峙
         村口是一汪大湖,名长宁湖。
【黟县】屏山拱峙
         湖边有一块民国十四年立的《长宁湖碑记》,碑中写道:“我族祖德舆公自唐季来居此土也,务农力穑,世德相承,椒衍瓜绵,至明清……”。从这里知道,屏山舒氏家族唐朝末年就定居这里。
【黟县】屏山拱峙
         神坛庙寺,也是村庄不可缺少的元素。建筑的色彩是浓重的,土地庙就在村口必经的路边。
【黟县】屏山拱峙
         山影葱茏,树叶婆娑,远山近水,吸引了慕名而来的画客。
【黟县】屏山拱峙
        下桥亭横跨吉阳水上,从这里进入村庄。
【黟县】屏山拱峙
        下桥是单孔石拱桥,青藤垂挂其上。桥上为三间木凉亭,古朴的黑瓦覆顶。
【黟县】屏山拱峙
         屏山村存有几座精美的贴墙牌坊。“御前侍卫”牌坊是其中的一座,本是一座家祠的正门,建于清朝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敕封本村舒琏为“御前侍卫”,并下诏恩荣,赐建家祠。
【黟县】屏山拱峙
       “御前侍卫”牌坊,三柱三门三重檐。
【黟县】屏山拱峙
         柱头和横坊浅刻各色吉祥图案,浮雕瑞兽。
【黟县】屏山拱峙
          栩栩如生。
【黟县】屏山拱峙
         明间枋中嵌红色的龙头匾,上书“御前侍卫”。落款为“龙飞雍正丁未年春月舒琏立”。
【黟县】屏山拱峙
        “恩荣”匾,表明是奉旨而建。
【黟县】屏山拱峙
        贴墙牌坊两侧是八字照壁,屋檐下细致刻画出斗栱和阑额。
【黟县】屏山拱峙
         屋檐之上是鳌鱼脊饰。【黟县】屏山拱峙
       “御前侍卫”牌坊后二层正屋已经倒塌,后改建为平房,现为颇有时尚风情的酒吧,低调优雅地乱入宁静的村庄。
【黟县】屏山拱峙
         路过“龙章宠锡”牌坊。“龙章宠锡”,就是圣旨恩赐的意思。
【黟县】屏山拱峙
         舒光裕堂,是屏山村等级最高的建筑。它由两座祠堂组成,南北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前为建于清代的舒光裕堂,明代舒庆余堂位于一墙之隔的后面。舒光裕堂的门楼色彩斑斓,雕有三百多个菩萨,人称菩萨厅。建于乾隆中期,是舒氏家族的总祠。
【黟县】屏山拱峙
        大字匾题:“世科甲第”,上枋刻游街图,下枋浮雕狮子滚绣球。
【黟县】屏山拱峙
       “恩荣”匾。
【黟县】屏山拱峙
         牌楼两边是八字墙,上有楼檐,墙心浮雕。
【黟县】屏山拱峙
        万字纹斜方砖。
【黟县】屏山拱峙
        松鹿图。【黟县】屏山拱峙
        松鹤延年。
【黟县】屏山拱峙
         本应是福禄寿三星,少了福星。【黟县】屏山拱峙
         禄星。
【黟县】屏山拱峙
         绘画似乎更多体现理想中的悠闲生活,读书下棋,饮酒吹乐。画中人物多为留着胡子的老者。如其说是菩萨,不如说是仙人。方柱外的雕像是八仙。【黟县】屏山拱峙
        门厅背立面。
【黟县】屏山拱峙
        舒光裕堂为三进两天井布局。前厅即享殿,面阔三间,前后通敞。
【黟县】屏山拱峙
         明间较宽,月梁上托两只斗栱,斗栱出两跳,第一跳斗上出斜栱。
【黟县】屏山拱峙
        光裕堂横匾显系旧物,在时光中斑驳。
【黟县】屏山拱峙
        柱础为瓜棱式样。
【黟县】屏山拱峙
        跨四界梁,前接轩梁,用三棵圆木柱。
【黟县】屏山拱峙
         明间两侧梁栿上都挂有横匾,一边是台筑怀清,一边是绩著彤廷。台筑怀清”是旌表贞洁的女子,清道光二十九年为叶国乾妻舒氏立。“绩著彤廷”指功绩被显明于宫殿之上。
  享殿主跨四界梁后,是二层围合的寝殿前前楼,每榀梁架用三柱。
【黟县】屏山拱峙
        寝殿是口字形平面,二层走马廊结构。
【黟县】屏山拱峙
        中间是长条天井,显得幽深。石板地面在四边有排水沟,极为科学。
【黟县】屏山拱峙
         月梁之上是元宝陀墩,再上托障日板,细密严谨。
【黟县】屏山拱峙
       再上是木勾栏,二层屋檐垂下连体雀替。
【黟县】屏山拱峙
        木质苍劲古朴,是醇厚的原色。
【黟县】屏山拱峙
         站在寝殿的中间,回望祠堂来处,重重门阙,百柱林立。森严厚重,一种家族的尊严昂然屹立。【黟县】屏山拱峙
        舒光裕堂全景。
【黟县】屏山拱峙
         寝殿是光裕堂的高潮和结束,但在光裕堂的后面,紧挨着明代祠堂的高墙门罩,它们轴线一致,本是一脉。明代庆余堂应是更老的滥觞。
【黟县】屏山拱峙
          明清之间画出一道界限,左边是明,右边是清。【黟县】屏山拱峙
         天井扁长,门屋后檐为轩梁,两厢为廊道。【黟县】屏山拱峙
        门屋后檐局部用三柱。
【黟县】屏山拱峙
        正厅剩下享堂,光阴的流逝如此迅捷,让人心生怀念。【黟县】屏山拱峙
        斗栱出一跳,且无栌斗。
【黟县】屏山拱峙
         地面青石,侧面线刻莲花纹,浓烈如酒。【黟县】屏山拱峙
        正厅梁柱用银杏木制成,线条流畅,恢宏大方。
【黟县】屏山拱峙
        明间正中悬匾:庆余堂。从字迹笔力来看,都是近年新作。
【黟县】屏山拱峙
         圆木柱下,使用石盆柱础和八棱柱础,简洁明快。
【黟县】屏山拱峙
        前檐轩梁,月梁之下有斗栱雀替。
【黟县】屏山拱峙
        中跨四界梁。【黟县】屏山拱峙
        山墙梁架为穿斗式,柱间有梁川。
【黟县】屏山拱峙
        脊檩中间有铁挂钩,是为了挂灯笼之用。
【黟县】屏山拱峙
         后墙中间挂两块匾:“声闻于天”、“有仪可象”。
【黟县】屏山拱峙
         咸宜堂和光裕堂并列在一条街上,取诸事皆宜百无禁忌之意。始建于明末清初,其时宗族人丁兴旺。祠堂为五分楼,标志着家族显赫的社会地位。
【黟县】屏山拱峙
         贴墙牌坊,上檐下嵌“恩荣”匾,字板上书:世科甲第,和光裕堂的字匾相同。世科甲第就是指家族连续三代以上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黟县】屏山拱峙
        枋间、立柱、方框、雀替内皆有雕刻,在时光的磨洗下积淀沉厚。
【黟县】屏山拱峙
         正厅三开间,两侧有夹屋。前檐用方石柱。
【黟县】屏山拱峙
         月梁下有雀替。
【黟县】屏山拱峙
          月梁上有元宝陀墩。
【黟县】屏山拱峙
        元宝上刻瑞禽猛兽、花卉灵芝。
【黟县】屏山拱峙
       每榀梁架前檐轩梁,中跨四界梁。
【黟县】屏山拱峙
       平梁上施雕花大斗,檩条之间以云纹叉手联系。
【黟县】屏山拱峙
        雀替。
【黟县】屏山拱峙
         方砖墁地,砖面乱纹。我曾请教过一位徽州当地人,他说这种纹路并非后来产生的裂缝,是从建成时就存在的。这就无法核实了,因为方砖的年龄远比他的寿命要长。
【黟县】屏山拱峙
         瓜楞柱础。
【黟县】屏山拱峙
         有庆堂,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村中保护最好的一栋民宅。八字门楼,麻石门框,仿木门罩。看起来并无异常之处。
【黟县】屏山拱峙
         行过小院,来到二门,依然是朴素的徽州面孔。
【黟县】屏山拱峙
         直到行至室内,才感觉有些特别。木构的撑栱雕刻是上色的,梁头的花瓶浮雕也沉浸在红色的氛围中。
【黟县】屏山拱峙
          黑粉沥金,人称彩绘世界里的老灵魂。
【黟县】屏山拱峙
      有庆堂正厅内阳光充足,四周的木墙隔断都被漆成温暖的颜色,有些刺目。【黟县】屏山拱峙
        月梁上刻着吉庆有余,沥金的卷草纹格外晃眼。
【黟县】屏山拱峙
        天井四周是二层走马楼,将世界分割成内外空间。
【黟县】屏山拱峙
        月梁、元宝,横披、立撑,皆有沥金彩绘,华美雍容。
【黟县】屏山拱峙
        次间窗扇格心是金色的蝙蝠,护板下部刻暗八仙。
【黟县】屏山拱峙
        胸板布满各种蝙蝠,寓意幸福来临。
【黟县】屏山拱峙
       两厢首层敞开,二层回廊。阳光从屋顶的长方形空间透下散漫的光线,和煦明亮。
【黟县】屏山拱峙
         每一条小巷,每一块石板,都是岁月留下的记忆。
【黟县】屏山拱峙
         这是屏山村舒桂林宅门头,重檐之间开着漏窗。
【黟县】屏山拱峙
         徽州人以儒治心,传统的家族文化形成这里的核心理念。其它宗教相对来说有些疏远,但并不排斥。徽州的佛道庙宇一般位于村落的边缘或远处的山间,这和象征家族意志的祠堂所在的中心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显济庙又称三仙姑庙,供奉西汉丹阳太守舒骏长孙舒珍的三个女儿。相传三女因食用红桃化为三座山峰,母亲悲伤过度,亦化为山峰,与女儿相伴。此事传到朝廷,皇帝敕封三女为“三圣龙女真仙”,赐建庙祭祀。南宋年间,高宗钦书庙额“显济”二字,故又称之显济庙。
【黟县】屏山拱峙
         显济庙红墙灰瓦,两山马头墙生起,正面开三座券门。进入门内,是一窄间,两山供奉门神。
【黟县】屏山拱峙
        神手执钢鞭,不怒自威。【黟县】屏山拱峙
         月梁布满斜线彩绘。【黟县】屏山拱峙
         门屋后檐元宝。
【黟县】屏山拱峙
         行过门屋,来到天井,周围是四合院落。正厅最高,面阔三间,中间棂星门,两侧八字墙壁。

【黟县】屏山拱峙
       两厢分别是面阔三间、前有檐廊的徽派瓦屋,供奉地藏王菩萨和观音菩萨。
【黟县】屏山拱峙
        两厢配殿。
【黟县】屏山拱峙
         正殿供奉“三圣龙女”,前檐柱对联写道:驷马高车汉官仪,三峰拱卫宋帝碑。
【黟县】屏山拱峙【黟县】屏山拱峙
        三圣龙女上方还挂着佛像,后金柱间装饰挂落,突出主体。
【黟县】屏山拱峙
        因是庙宇,柱跨较大,前檐和中部皆是四界梁。
【黟县】屏山拱峙
        蜀柱和脊檩相交处,在平面外施耍头,增强稳定。
【黟县】屏山拱峙
         天井虽不大,却顺势挖出池塘,作为放生之用,又可搜集雨水,防止内涝,一举多得。
【黟县】屏山拱峙
       高墙深院,马头三叠,青苔间石,远山近村。
【黟县】屏山拱峙
         静坐巷陌,时光如沙,古宅风烟,云淡天清。
【黟县】屏山拱峙
        水井在古代是生活的重要来源,有井水处有人家。
【黟县】屏山拱峙
          屏山村的水井内部有阴阳二眼,当地人称葫芦井,并生发出许多传说故事。其实这种有双眼、三眼,以至多眼的井口在古代很正常,无非是为了方便同时多个打水筒下井打水而不互相碰撞。现代人不再用井,反而少见多怪了。
【黟县】屏山拱峙
          每一条静谧的小巷,都有画者坐在那里用心凝望。每一个画者的笔下,都有不同的小巷。
【黟县】屏山拱峙
         古村的街巷中象征性的有一座拱门,门头嵌着字匾:屏山拱峙。意即屏山村固若金汤,山环水抱,村人一切安好。每一位满怀疲惫的异乡游子回到故乡,抬头看到熟悉的门楣,下马歇轿,惊呼衷肠,虔诚地步行回家,早已热泪盈眶。
【黟县】屏山拱峙
        屏山拱峙,那是先人栉风沐雨择地堪舆的结果,让后人福佑康宁。
【黟县】屏山拱峙
         吉阳水边,还有一座大宅,马头墙跌落,瓦檐平缓。中的天井伸出一棵高大馥郁的玉兰树,人称玉兰院。【黟县】屏山拱峙
         也许这棵玉兰树栽种的时间,就是这座老宅兴建的时候。先人望着蓬勃的树苗,冀望这块沃土带给子孙后代无限的兴旺。
【黟县】屏山拱峙
         枕河人家,从侧门走青石板可一直到达水边,洗衣淘米浣纱。
【黟县】屏山拱峙
         前门正对小桥,河水打门前流过。时光跟流水一样流淌,老宅的墙上布满斑驳的忧伤。
【黟县】屏山拱峙
         吉阳水,屏山村的源头活水。
【黟县】屏山拱峙
        古宅前经过各方游客,商业随之兴起。
阅读(2122)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