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2017-03-18 13:25:02)
标签:

开封城墙

马面

堡垒

分类: 大河上下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开封为八朝古都。吾国第一个王朝夏,即定都于此二百年;战国时期,这里是魏国的首都;唐朝灭亡,朱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汴梁,此后,后晋、后汉、后周,皆定鼎于此;宋太祖赵匡胤雄才大略,禅让于周,一统中原,东京开封作为首都达到它最鼎盛的时期,为华夏城垣的营造留下浓墨重彩;其后,金朝也将首都搬迁于此。
       今日开封古城,肇始于战国魏大梁城,始点为公元前362年。凡城必有城墙,开封之城墙,却与众不同;它经历各个朝代的整修添建,天灾兵燹,已是六城相叠的奇观。魏国国都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清开封城,层层相摞,宛如不同时代的画卷。开封城墙留存至今,实是时间的慷慨赐予。
    开封城墙整体略为方形,南面原有三门,中间为正门,即南熏门,西为迎宾门,东为小南门。南熏门正对皇宫龙亭,是千年未变的中轴线。迎宾门处现为宽阔的迎宾路,城墙被截断。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开封城墙,上部为清代修筑,下部为明代遗建,组成一部明清城郭。城墙在有些城市干道处已经断开,有些重新兴建了城门。它如苍老的智者,在不同的年代里保持缄默,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开封城墙在迎宾门和小西门段,现为收费景点,供游人登临缅怀。当年,林徽因先生撰文憧憬北京城墙的未来,曾深情展望:“城墙上面面积宽敞,可以布置花池,栽种花草,安设公园椅,每隔若干距离的敌台上可建凉亭,供人游息。它将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公园之一——一个立体的环城公园”。林先生的美好愿望,由于一个错误的时代被扼杀。开封城墙,可算是遵循先贤意愿的谨慎尝试。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迎宾门东的城墙,直通至南熏门。仍可随意登临。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从外观看,城墙坚固如初,包浆清晰凝重。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按明清两朝记载:城墙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一尺。道光年间又加高加厚。城墙的断面为梯形,顶有雉堞。外墙为青砖砌就。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在远处外凸的部分称为马面,从结构上可对狭长的墙体产生加固作用,从实际价值,马面上一般建有敌楼,守卫的士兵可从三面观察城外的情况。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开封城墙的内面是土就,无包砖,这使它显得简约。迎宾门东的城墙,目前可从这里自由登顶。不过,这样的好时候恐怕来日无多。质朴的野趣,有时胜过锦绣的装饰。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顶面为平整的素土,这应是原貌。内墙尚且不用青砖,地砖墁地确实是显得奢侈。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站在城墙顶上,会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感慨。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马面顶上,一般有敌楼,开封城墙上为土筑的碉堡,此处已不见。女墙上随处可见圆洞,是炮眼。明清之际,已步入火器时代。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迎宾路东城墙。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迎宾门西面的城墙,则已整饬一新。售票处沿墙而设,城墙上张拉电网,不能随意攀登。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每一段城墙,均有文保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城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公布。开封市人民政府立。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根,草木茂盛。护城河已成原野。墙砖斑驳,这是岁月的印痕。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内部,为生土墙,爬行植物应是近期人工生长。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开封城墙内侧土墙,坡度较缓,相当固结。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余须步行至城墙西南的售票处,方可买票入内。因此在城墙下走了很久,花草匝地,旧燕新垒。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无言,穿过诗与远方。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在西南角转成圆弧,墙身变厚。售票处现设于此。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沿着转折的木梯,便可登上城墙的角台。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登上城墙,如同走进一幅徐徐展开的壮美画卷。在苍天厚土之间,土黄的城墙蜿蜒伸展,成为这个城市的印记。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巍峨,承载了一个城市的记忆,交织着古今情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南城墙,内墙面的爬藤恣意生长。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的地面铺上青砖,这是修复后的形象。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马面上平台,有的空无一物,遂设置长椅,供人歇息。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马面上平台的布置是开封城墙的一大亮点。一般以为这里应是一座敌楼,二层高,十字脊顶,比如西安和平遥的城墙即如是。开封城墙上,马面的上部却是一座石材、夯土、砖混合做成的堡垒,更有实战价值。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堡垒的墙体上部为碎石和生土浇筑而成,材料的复合增强了墙身的强度。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墙体下部为块石和青砖制成。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西南转角的城墙,台面本有角楼,现已不存。仅余宽阔的角台,上植大木,风姿绰约。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西南角是弧形的角台,弧度极大。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西南角台,角楼已经难觅踪影。空气中弥漫着自由的气息,树影婆娑。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城墙在西南角划出弧线,向北延伸。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角台。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台的女墙上悬挂开封古城的介绍板,以数字打头,分别是:一条中轴线、两座古塔、三重城池、四水贯都、五大湖泊、六城叠加、七张名片、八朝古都、九个称谓、十种文化。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数字里的开封。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西城墙马面上部的布置更为生动多样。有完全新建的玻璃小屋,内部辟为咖啡馆。坐在城墙之上,看夕阳西下,手捧泛着醇香的饮料,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咖啡馆内的陈设颇为古雅,恍惚间仿佛回到大宋的清明之世,那里的瓷器令人着迷。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有的马面上部为半圆屋顶的厚重城堡,里面是有闲相馆,恰好不要自然采光,非常实用。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有闲相馆,全砖砌就。从老照片看,这半圆房早就存在,也是古迹。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有的马面上部的堡垒略加修复,剖面是梯形,和南墙上的堡垒相同。周身是黄土的掩蔽色。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堡垒的地面下沉于城墙平台下,更为安全。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这里现为城垣驿,是城墙上的邮局。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明信片寄出,不失为难忘的回忆。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明信片的种类繁多,大多和开封古城的历史有关。如北宋九帝,就是以在开封建都的北宋九位皇帝的容像为主题。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这座马面平台,外围由玻璃饰面,轻钢骨架,体量不小。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透过玻璃看去,里面是敌台堡垒的遗址。断墙残垣被红布遮住阳光的暴晒。色彩艳丽而刺目,对比强烈。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空置的敌台上展出冷兵器时代攻城和守城的各种工具。士兵们身穿马甲,蒺藜火球鹞是投向攻城敌人的良器。撞车、绞车、刀车,无不是隐忍不下的杀器。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开封城墙马面敌台的设计,实为整个景点的亮点所在,寓教于乐之中,使人获益匪浅。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开封西城墙收费景点达到小西门。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小西门现为向阳路,将城墙隔断。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开封城墙西、北、东三面,现均有四座门,除大梁门、安远门、小南门已恢复成城楼式样,使城墙联通,其余大多皆断开。未来是否将城墙连接,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开封城墙,以“城”相见
         小西门北,依然立国保碑,向人们述说城墙悠久的历史和存在的意义。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仅次于南京的吾国第二大古代城墙。在冷兵器时代,城墙是一座城的捍卫者。如今,城墙不再具有实用性,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更应珍惜爱护之,共同走向古城的荣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