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先生在二战的烽火之中,潜心学术不缀,著就《中国建筑史》,为吾国建筑史书的优美开篇。在第七章元、明、清中,第二节介绍元代木构实例,其中有“资福寺藏经楼”,恭录全文如下:
山西太谷县城内资福寺,创于金皇统间,其大殿前之藏经楼,则为元构,楼左右夹以钟鼓楼,成三楼并列之势,楼本身两层,每层各重檐,成为两层四檐,外观至为俊秀。其平座铺作之上施椽作檐,尤为罕见。
藏经楼又名风华楼,据太谷县县志记载,该藏经楼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重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由此说来,这与梁思成先生所断元代不符。想必梁先生当初有所依据,只是今人已无法亲聆雅音。
藏经楼之南,中轴线上,犹新建一组仿古建筑群,为“太原晋商博物馆”。所谓晋商,大多云集晋中祁县、太谷、平遥,人称祁太平,明清之际,晋商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傲视同侪。祁太平一带,经济繁荣,人民富足,最为集中地反映在建筑上。藏经楼源自太谷,在南面建博物馆呼应,实是水到渠成之举,亦显晋人不忘初心之意。
图为全景拍摄之山门。中为带八字影壁之重檐牌坊式门楼,两旁对称布置倒座卷棚硬山耳房。 
外墙上嵌太原明末孤臣傅山先生之《咏史八首》 。
傅山先生之《咏史八首 》。

檐下梁枋雕龙画凤,字匾上书:晋商会馆。是晋人在外乡沟通联谊之所,一般以关帝崇拜、忠孝仁义为共同纽带,流布全国。

网状如意斗栱,密密匝匝。
进入院内,宽庭广厦。倒座戏楼,瓦脊如翚斯飞。晋商博物馆建成于2010年5月,因此融入诸多新型建筑技术和材料。忠实继承历史,富于时代特色。建筑端庄,积淀深厚,又饶有新意。

全景拍摄正殿,两侧厢房为带前廊的二层十三开间楼阁。皆为展厅,展出晋商艰难的发展史和辉煌的成就,以及终归没落的时代背景。

正殿,前为四柱三门石牌坊,后甬道两旁为对称布置的攒尖亭,正殿前有卷棚抱厦,后接单檐歇山顶大殿,大殿两端耳房。

全景图。从左向右依次为正殿、厢房、倒座戏楼。

平遥日升昌首任总经理雷履泰像。在平遥古城,吾人见识了雷氏的故宅和他创业的日升昌票号,那里也有雷履泰头像,终究觉得太原的这尊要精细些,神采奕奕。

在平遥古城,吾人参观过雷履泰故居。在太原晋商博物馆,重温故居模型,颇觉亲切。

日升昌财东,就是大老板、大股东。但先人遵循“两权分离、掌柜负责”之原则,相当于现代管理学中的总经理负责制,因此财东并不过问票号的具体事务。财东的权利在于聘请一位像雷履泰这样的优秀掌柜。当雷履泰和二当家发生矛盾之时,向财东提出辞呈。财东则亲自登门拜访挽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晋商与众不同处是他们的“儒贾相通”思想,读书受业,以德为邻;同时,对关公的崇拜使晋商养成了“忠信仁义”的价值理念。图为榆次常旭春手书《素书注》手卷,这位光绪年间的举人享誉三晋的岂止是商人的智慧,中华儒商第一家之美誉诚不虚也。

李白诗《蜀道难》,平遥人、太原日报社社长赵国柱书。
太原晋商博物馆展厅尚未完全开放,尚须完善充实,然对晋商之研究实已起步,祁太平的辉煌令人追怀,他们的成功既往不能忽略。在商业已经进入毛细血管的今天,吾人更应借鉴先人的得失经验,免走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