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2016-07-08 14:22:52)
标签:

藏经楼

资福寺

太原晋商博物馆

分类: 两山两圣人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太原迎泽公园,在老城的中心地带。迎泽是太原老城的一座区名,名称源于古城明代的南城门的名字,地处汾河之东。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公园以巨大水面为主体,此迎泽湖也。吾人在山西行走,常常感慨于水流干涸,几无涓埃。流过太原市内的几条大河却是水量充沛。城中尚有几座湖面,调节气候,丰富景观,使人浑如置身江南。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迎泽湖之西,公园陆地的中心位置,矗立一座巍峨楼阁,层台耸翠,飞阁流丹。这殿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是寺院之中的藏经楼,镇日在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中过着淡泊脱俗的生活,如今却成为公园一景,孤独地迎送日出日落。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梁思成先生在二战的烽火之中,潜心学术不缀,著就《中国建筑史》,为吾国建筑史书的优美开篇。在第七章元、明、清中,第二节介绍元代木构实例,其中有“资福寺藏经楼”,恭录全文如下:
    山西太谷县城内资福寺,创于金皇统间,其大殿前之藏经楼,则为元构,楼左右夹以钟鼓楼,成三楼并列之势,楼本身两层,每层各重檐,成为两层四檐,外观至为俊秀。其平座铺作之上施椽作檐,尤为罕见。
    文中所言之太谷藏经楼,即现今位于太原迎泽公园内之藏经楼也。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中藏经楼插图,与太原迎泽公园中的藏经楼几乎无变化,只是两旁的钟鼓楼已经消失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楼前石狮。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底层周有回廊,檐柱间置花卉图案镂空雀替。柱头科三踩单昂,前后明间平身科二攒,余皆平身科一攒。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转角科。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转角科仰视,阑额、普柏枋皆出头。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回廊,转角施顺角梁。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内部主体面阔三间,明间隔扇,次间槛窗,槛墙为须弥座式样。门窗皆红色裙板,绿色窗棂。轻捷灵动。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市保牌悬挂在一层槛窗上抹头,上书: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经楼,太原市人民政府,2000年9月21日公布,太原市文物管理局。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南立面横匾“藏经楼”位于屋檐下,柱头斗栱双昂五踩。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平座柱头科三踩单翘,座上设木制勾栏,施红色廊柱,纤弱婉丽。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飞檐起翘,平座下尽间令栱相列。转角科出斜栱。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北立面平座下亦有单翘斗栱,外观之与下檐斗栱有序呼应,似为两层,实为一层。顶层重檐,下檐悬“古藏经楼”匾。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藏经楼本在太谷。共和国建立后,为规划迎泽公园,1958年把藏经楼由太谷县迁来,1960年全部安装完工。阁楼高约18米,坐北朝南,外看三层实为二层,全木结构,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雕梁画柱,巍峨壮丽。
    藏经楼又名风华楼,据太谷县县志记载,该藏经楼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重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由此说来,这与梁思成先生所断元代不符。想必梁先生当初有所依据,只是今人已无法亲聆雅音。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藏经楼之南,中轴线上,犹新建一组仿古建筑群,为“太原晋商博物馆”。所谓晋商,大多云集晋中祁县、太谷、平遥,人称祁太平,明清之际,晋商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傲视同侪。祁太平一带,经济繁荣,人民富足,最为集中地反映在建筑上。藏经楼源自太谷,在南面建博物馆呼应,实是水到渠成之举,亦显晋人不忘初心之意。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图为全景拍摄之山门。中为带八字影壁之重檐牌坊式门楼,两旁对称布置倒座卷棚硬山耳房。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外墙上嵌太原明末孤臣傅山先生之《咏史八首》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傅山先生之《咏史八首 》。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檐下梁枋雕龙画凤,字匾上书:晋商会馆。是晋人在外乡沟通联谊之所,一般以关帝崇拜、忠孝仁义为共同纽带,流布全国。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网状如意斗栱,密密匝匝。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进入院内,宽庭广厦。倒座戏楼,瓦脊如翚斯飞。晋商博物馆建成于2010年5月,因此融入诸多新型建筑技术和材料。忠实继承历史,富于时代特色。建筑端庄,积淀深厚,又饶有新意。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全景拍摄正殿,两侧厢房为带前廊的二层十三开间楼阁。皆为展厅,展出晋商艰难的发展史和辉煌的成就,以及终归没落的时代背景。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正殿,前为四柱三门石牌坊,后甬道两旁为对称布置的攒尖亭,正殿前有卷棚抱厦,后接单檐歇山顶大殿,大殿两端耳房。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全景图。从左向右依次为正殿、厢房、倒座戏楼。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平遥日升昌首任总经理雷履泰像。在平遥古城,吾人见识了雷氏的故宅和他创业的日升昌票号,那里也有雷履泰头像,终究觉得太原的这尊要精细些,神采奕奕。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在平遥古城,吾人参观过雷履泰故居。在太原晋商博物馆,重温故居模型,颇觉亲切。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日升昌财东,就是大老板、大股东。但先人遵循“两权分离、掌柜负责”之原则,相当于现代管理学中的总经理负责制,因此财东并不过问票号的具体事务。财东的权利在于聘请一位像雷履泰这样的优秀掌柜。当雷履泰和二当家发生矛盾之时,向财东提出辞呈。财东则亲自登门拜访挽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晋商与众不同处是他们的“儒贾相通”思想,读书受业,以德为邻;同时,对关公的崇拜使晋商养成了“忠信仁义”的价值理念。图为榆次常旭春手书《素书注》手卷,这位光绪年间的举人享誉三晋的岂止是商人的智慧,中华儒商第一家之美誉诚不虚也。
古藏经楼——从太谷到太原
   李白诗《蜀道难》,平遥人、太原日报社社长赵国柱书。
   
   太原晋商博物馆展厅尚未完全开放,尚须完善充实,然对晋商之研究实已起步,祁太平的辉煌令人追怀,他们的成功既往不能忽略。在商业已经进入毛细血管的今天,吾人更应借鉴先人的得失经验,免走歧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