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上寺,位于霍山之巅。寺借山势,显得威严肃穆。寺中最负盛名者,当数飞虹宝塔,全身琉璃砌就,琳琅满目,乃吾国保存最大之琉璃塔。
上寺布局基本规整,中轴线依地形略有转折。山门之后,是塔院自成一体,夺人眼目,有如一首乐曲的高潮来临;随后转趋平缓的旋律,弥陀殿、释迦殿、毗卢殿,依次排列,两厢建筑众星捧月,共同组成寺院组合。

山门,面阔三间。分心槽地盘,分悬“广胜禅院”和“万代慈航”匾额,哼哈二将守护两旁。
哼将。

哈将。

围墙前须弥座上立国保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胜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公布,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立。
甫入院内,琉璃塔院西的平地上,苍松之下是一座墓塔。塔为瓶形,立于六角须弥座上,上为宝瓶,上出三道腰线,塔铭所在为六角形,上出带椽挑檐,再上高大宝瓶。

塔铭上书:传临济正宗报恩三十四世上广下修和尚宝塔。

临济正宗报恩三十四世广修和尚墓塔,砖制,清代。
墓塔所在是难得的宽大广场平地,可一览飞虹塔全貌。塔下部宽广塔衣,有如巨伞,遮风避雨,直指人心。周圈檐廊,上有琉璃瓦顶,烘托宝塔高耸入云。塔体呈八角锥形,十三层,通高四十七米,建于明正德十年至嘉靖六年(1515-1526)。时间洗净污垢,荡涤出耀眼光华,飞虹塔似乎忤逆了时间,鹤鸣于皋,声闻九天。

飞虹塔院垂花门,两旁八字墙,它们和塔、附房一起建筑在高约一米的台基上。

底层宽厚,南有十字脊门脸,向上直线收分,塔身琉璃制品无处不在,或制佛像,斗栱亦是琉璃所造。

南面入口处凸出一间门厅抱厦,十字歇山顶,犹如飞阁。各层皆有琉璃出檐,用七色琉璃装饰,琉璃仿木构斗拱与莲瓣隔层相间,各面均砌筑有佛龛、门洞和枋心,内置佛、菩萨、童子像,门洞两侧镶嵌琉璃盘龙、宝珠等饰物。

回廊木构梁柱斗栱。

如今飞虹塔是可入内,不可攀登。入内沿首层塔身砖墙绕行一圈,内有明代铜铸佛像。

彩绘、佛像,皆妥加保护。

首层室内木作。据记载,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京师大慧和尚于飞虹塔底层加建一圈围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