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它的名声,在晋中诸多大院之中,是当仁不让的排名第一,每日游客盈门,络绎不绝。这得益于张艺谋的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这电影在乔家大院取景,影响流布全国以至世界,受到万众景仰。从此趋同从众的普罗大众纷纷前来一睹为快,乔家大院遂成旅游之热地。
当然,凡事由内因主宰,乔家大院自身确有许多看点,它是2001年入选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门头木雕精美无比,让人叹服。乔家的经商历史也令人称道。也许再加上必要的营销手段,使它久盛不衰。
乔家群像。这里的长辈应是乔贵发,乔贵发有三子乔全德、乔全义、乔全美,乔全美次子乔致庸,乔致庸在清同治年间耗费重金,扩大祖宅,奠定了乔家大院在中堂的格局。
新建的正门和游客中心,每日接纳游客上限为四万人。

走西口。晋商的创业史和他们的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紧密相连。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闯荡世界,在包头经营商铺,从无到有,发展成包头城中最大的商号“复盛公”。

乔家大院新建正门。

进入正门,是宽阔的甬道,两旁均匀布置着雕塑。

乔致庸三子乔景俨,后来成为乔致庸的接班人。他通晓医术,常为乡人无偿治病,一遇贫者便舍药相助,乡人受惠良多。

“庚子”之乱,慈禧率两宫仓皇出逃。行至祁县,乔家以国体为重,把行宫设在在中堂的大德通,同时出借两,清室以巨额之赔款延缓了三年寿命。慈禧返銮后未忘乔家,返还借银,并赐《福中琅嬛》匾予以表彰。而乔家因此挫伤元气,日趋衰落。

乔家大院,城墙中间是高起的堡门,面东,前有照壁。
角楼。

照壁之后,是堡门。石雕门额“古风”二字,笔力雄健,淳朴浑厚。顶楼悬挂着山西巡府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牌匾“福种琅嬛”,依然高悬在乔家令人骄傲的心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乔家大院,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立。
甬道,回望拱门。左为一院,右为二院。

砖雕影壁,壁上面是一幅“百寿图”,由100个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构成。两侧是左宗棠题赠的一幅意味深长的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这是如今炙手可热的乔家大院全景图。中间最右侧是景区牌坊。通过漫长甬道从右向左行走,两旁是绿树和雕塑。最左侧庞大的建筑群即是乔家大院,由在中堂、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和花园组成。
在中堂系清代原物,是乔家大院精华所在。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则是当代重建。新旧之间,其实区别明显。后三堂建筑体量较大,天井宏敞,却少了雄浑老迈,特别是门楼砖雕之类,在中堂更是出类拔萃,无法超越。
乔宅在中堂由乔致庸命名,庸是中庸,取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之意。中间是内部甬道,把大院分出南北两块。北为内宅,一院、五院为三进四合院,六院是花园;南为外宅,即二至四院,计三座二进并列的四合院。在中堂的营造非一时之功,1为1790年左右,2为1848年前后,3为1852-1854年,4为紧接3后完成,5为1865年后,6为1883-1885年,7为紧接6之后为一次大改建,8为1926-1928年,9是花园,为1928年后建设。历时近两个世纪,占地8724.5平方米,由六幢大院十九个小院,共313间房舍组成。
在中堂模型。
在中堂甬道,长80米,前方乔家祠堂。
二院入口,面向甬道。门楼精致,门罩花板刻八骏马图案,檐下施斗栱。横匾为:敦品第。

照壁。神祠四个龟背组成一个钱币。两边对联:位中央而赞化育,配三才以火生成。

二院为两进双通四合院,东为辅院,西为主院。门楼就有雕饰。

彩绘。
砖雕。

主院,为乔家史料展。
三院门楼,中为麒麟送子。

三院主院,正对门楼。

门罩。
稀世珍宝“犀牛望月镜”,它是用纯铁梨木精雕而成,其木系从东南亚进口,造型独特,其镜面平展已历经200年不变形。

瓷器。

清代酸枝木九龙灯。上层为葫芦形挂钮,其下有四条龙,中间为八棱八面形灯身,下层为五条龙,其中四条龙首向上,龙身呈万字形,另一条龙首向下。实为一件豪华的木雕工艺品。

窗画。

九龙屏风。
三院展出乔家珍宝。
谦居吉。

四院门楼,中为香炉,面北朝向甬道。

知足阁。砖雕是乔家女婿、书法家赵铁山书写的《省分箴》。上端蝙蝠,下端流云,合为万福流云,四周还有一圈暗八仙。

学吃亏。

乐天伦,四院主院门楼。

居之安,通往四院辅房。
四院辅房,笔锄斋,本为书房。

门头垂柱外有乌纱翅。

大德通。

陶朱风。

议事厅。
远处高阁是更楼。乔家大院共六个更楼,构建于南院的正院上。
清代赐乔致庸二品顶戴赏花翎的石碑。
甬道尽头是乔家祠堂,供奉列祖列宗牌位。

砖雕排烟口。

一院入口,面向甬道。
进入外门,是天井,一进院门楼。

门顶雕刻福禄寿三星。

寿山石砖雕。以鹿为主题,取谐音为“禄”。福德祠三字下有古铜镜,两旁用铜钱串紧紧相连。中间从左往右,依次为古代兵器戟,乐器磬、如意,寓意“吉庆如意”。下面一行两端共有四只狮子,表示“四时如意”。

二进院,主厅、厢房皆三间。

门楼细部。

木雕。

乔映南居室,性喜金石书画,爱收藏。寡言语,少交游,后染吸毒,分家后荡尽家财。此为乔映南青年时住所,他是乔致庸最小的孙子。
窗头木雕。

三进院。主厅面阔五间,二层楼阁。厢房亦为五间。

墙上图画。
上檐横匾:为善最乐。

门楼木雕百子图。

木雕莲蓬。

正厅,为乔致庸起居室。

膳事房包铁木棂窗。

木棂窗格。
五院入口。
五院入口檐下双杪五铺作斗栱。

琴书斋。

男性家塾会芳园。

门楼中间会芳匾额是著名的荷叶匾,惟妙惟肖。

“在中堂”门楼。

门楼细部。檐下凤头如意栱,柱头垂花,外饰乌纱翅。

“福禄寿”三星。

女墙砖雕以四时花卉、博古文具。

静观轩。

女家塾。

“碧琳”横匾。

木雕。

寿星。

门上木雕。

三进院。主楼五开间,二层。上檐悬挂“光前裕后”牌匾。
二层走廊为砖雕扶栏,正中是葡萄百子图,往右是夔龙和喜鹊登梅,左边为鹭鸶戏莲花和麻雀戏菊花。

门楼卡口是南极星骑鹿和百子图木雕。

济人利物宜居其实,忧国忧民当有其心。祁寯藻题。吾疑其为伪作,笔迹羸弱不堪,对联也不甚工整。不像是经过寒窗苦读的成功士人的作品。

室内陈设,随缘庸行。
六院入口,面南朝向甬道。

六院现为花园。原先有个小院。本想盖一座格局同五院主楼的楼房,无奈抗战爆发。1938年9月,乔家离开此地,留下一部残局。历史在不经意间画下一个句点,乔家大院不再是商业运筹的中心,直到张艺谋导演来到这里,相中了它壮阔优美的格局,乔家大院重又成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