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太原】多福寺——背山面崖,心灵家园
(2016-02-23 08:47:31)
标签:
多福寺
大雄宝殿
傅山
舍利塔
分类:
两山两圣人
崛围山舍利塔,始建于宋,宋金遗构,六角七层,砖制塔檐平座,逐层收分至塔刹的宝瓶,塔借山势,山添塔威,远望似如椽巨笔。
塔势涌出,孤高耸云。游人如织,众星拱月。
多福寺山门全景,
在崛围山之巅。寺院始建于唐代,初名崛围教寺,后改今名,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之一,也是五台山的右院。宋朝末年毁于战火,明代重建,后又多次重修。现存的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及壁画、塑像等,均为明代遗物。
多福寺总平面图。
由近及远,中轴线上依次是周有回廊、琉璃歇山的大雄宝殿、底层窑洞二层悬山木构的藏经楼、面阔五间之千佛殿。
大雄宝殿内药师佛协侍。
释迦牟尼佛协侍。
阿弥陀佛协侍。
大雄宝殿阿弥陀佛。
药师佛。
这里是太原尖草坪区柴村镇呼延村,
多福寺位于不远处的崛围山之巅
。
沿着山路,勠力向前,
崛围山雄伟的身姿就在浮现在蓝天白云之间,山顶一座宝塔,高耸入云,可摘星辰。
崛围山进山口。山海拔1400米左右,南北二峰,夹沟对峙。
循山路至山腰,供奉傅山先生之神位。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遗臣,诗文书画,皆
善
学
妙
用。在他38岁之时,遭逢甲申之变,他在诗中写道:“三十八岁尽可死,栖栖不死复何年!”应该说,他的心理生命,在38岁终结。 在清王朝治下,他又度过四十年余生。在这期间,他把民间疾苦和民族兴亡始终记在心上,被梁启超先生称为“清初六大师”之一。同时,他悬壶济世,在医道上成就斐然,气象万千。赢得后世的赞誉和尊崇,绝非虚妄。真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河之远则忧其民。苦持气节,山高水长。
沿着山路石阶盘旋而上,山巅舍利风水塔遥遥在望,它如一枚神针。傅山先生在梁羽生的笔下是清初三大名剑之一,这也许是他品格孤高的兵刃。
舍利塔原是宋代建筑,塔基平台用砖石砌成,塔高25米,七层六角,做工精巧别致,立于崛围山之巅。
每层皆有叠涩砖制腰檐、平座,五层以上檐角挂铃,轻风之下,发出叮当之声。
天空蔚蓝,白云苍狗之下,宝塔如剑击长空,自是一番气度。
自下而上,叠涩砖檐、平座、龛洞。
多福寺就位于山顶的一处洼地上,背山临渊,地势孤绝。这里古来人迹罕至,僧人在这里清修悟禅,明末清初的傅山先生也在此读书修身。四周无边的绿野和绵延群山,多少能够安慰这位遗民心中无尽的家国之恨。
多福寺全景图,置于高台之上。粉墙丹柱,飞檐翘角,琉璃瓦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福寺,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立。
进入山门,须经数十步台阶。山门面阔三间,两旁钟鼓楼巍然屹立左右。
山门兼天王殿面阔三间,前檩下砖墙分空间为前后庑。前庑次间塑像哼哈二将。此为哼将。
哈将。
崛围胜境。置于明间正中莲花门头之上。
山门斗栱四铺作,耍头为龙形。
四大天王分列两侧,执剑之风神、拿琵琶之调神。
执伞之雨神、托塔之顺神。
钟楼。二层重檐,琉璃十字脊顶,底层四周回廊,内有实墙护砌。
鼓楼。
钟鼓楼分列山门左右。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周有回廊,琉璃瓦顶。
西厢窑洞。
正脊三座狮子驮宝瓶。
龙吻。
龙吻。
蓝绿彩绘双昂五铺作斗栱。
“大雄宝殿”横匾,钱绍武题写。
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侍坐于前。
协侍。
协侍。
药师佛,观音菩萨侍坐于前,顶冠化佛。
协侍。
阿弥陀佛,文殊菩萨侍坐于前。
协侍。
护法伽蓝。
护法韦陀。
大殿墙壁绘有描写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的84幅连环画,构思奇特,画法娴熟,形象逼真,为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 此为东侧壁画。
室内梁架。大雄宝殿内塑像最为著名者是三世佛身后的倒座观音,因铁栅栏保护,游人无法走进,更无法观赏。
室内双杪五铺作计心造。
藏经楼,上阁下洞,悬山琉璃顶。
首层为窑洞,砖砌拱券结构,内供如来。
顶层檐下横匾,上书:福海慈航。
檐枋间一斗三升。
首层墙壁上,尚留有傅山先生遗墨,笔走龙蛇,酣畅淋漓,不吐不快。
藏经楼北立面,北面地势升高,仅剩一层。
藏经楼东侧,是二层文殊殿,下为窑洞,即当年傅山先生读书行医的地方。
洞前清代镌刻的石碑“傅青主先生读书处”犹存。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
明间窑洞内塑先生塑像。
二层为文殊殿,屋架四椽栿。
中轴线最后一进千佛殿,位于全寺最高处,1984年重建。面阔五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
单杪单昂五铺作计心造。
转角铺作。
正中释迦牟尼佛,两侧侍立文殊和普贤二菩萨。
阿弥陀佛,侍者应是地藏菩萨,手持宝珠。
药师佛,右立观音菩萨。
千佛殿内三面墙壁共有870多尊佛像,密集成信仰的海洋。
佛像皆为坐佛,手势各异,身后头光、背光俱全,四周是帷幔和小柱。
屋架。
补间斗栱内拽,双杪五铺作计心造。
柱头
斗栱内拽,双杪五铺作计心造,上施六椽栿。
千佛殿侧立面。
转角斗栱,单杪单昂五铺作。斜栱在第一道华栱上又分别在纵横两向置昂,昂上耍头。第二跳斜昂上又在纵横两向置华栱,托出出头的撩檐槫和替木。
两厢为面阔五间之单脊硬山殿。此为东厢房。
西厢房为傅山先生生平展。
傅山先生生平展分成就、传世作品、傅山思想、傅山与书法、史记(清史稿之列传)等几部分作展板介绍。
室外石刻残片。
黑龙殿,位于藏经楼西边。石碑记载,黑龙殿是傅山先生的祖父捐赠建成。面阔三间,前有檐
柱,山墙伸至前端,琉璃硬山。
前廊两山墙有壁画,样貌奇谲。
大约是虾兵蟹将之类。
龙王塑像。头戴冕旒,黑面獠牙。
雷电二神。
壁画。
风雨二神。
壁画。
屋顶四椽栿。
龙王龛笼彩绘。
多福寺在山顶小峪之中,背山面崖,缓缓清流,从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响。山水清音,滋润了一位明末孤臣的心中块垒,平复了一颗受伤的心灵。在民族危难之时,每个人都面临选择。傅山先生听从了圣贤的呼唤,从容走上寂灭的道路。从此孤独,内心却获得安宁。这样的人生,纵然清苦,有些乏味,却霜竹气节,永久为后人敬慕。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太原】净因寺——极乐世界的零乱下午
后一篇:
【太原】呼延村当铺和关公庙——俗世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