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2015-07-29 19:17:09)
标签:

华严三圣

释迦涅槃

九龙浴太子

孔雀明王

毗卢道场

分类: 东方之明珠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自左向右,华严三圣之文殊菩萨、毗卢遮那佛、普贤菩萨;广大宝楼阁被枝条遮住;六道轮回图。大佛湾蜿蜒起伏,至此收窄,优雅地展示着人生与信仰。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毗卢遮那佛莲花座。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又叫无量光佛,头上放出两道毫光,叫金刚顶仪,是密宗佛教的重要特征。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文殊菩萨花冠高耸,手托七级方形宝塔,塔高1.8米,重逾千斤,前伸1.2米悬空八百年不坠,系巧妙利用袈裟支撑,将重力逐级传递至膝部、莲花座、地面的缘故,古人力学原理运用之娴熟可见一斑。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普贤头戴五佛花冠,手捧舍利宝塔,塔基为八角莲花座,檐柱镂空,每面雕一小型立佛。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造像向岩外倾斜约2米,观众向上仰视,并没有比例失调的感觉。佛垂目下视,恰好与观众的目光相融合,显示出一种肃穆慈祥、俯览大干的慈悲胸怀。袈裟衣纹豪放流畅,给人以丝绸的质感。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华严三圣后壁凿圆形小佛龛81个,连同塔上小佛,整龛共刻造像119尊。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舍利宝塔。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舍利宝塔二层,四角檐柱。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三层。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顶层。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瓦当滴水。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另一座宝塔。【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华严三圣,通高8.2米,宽14.5米,占岩面积约120平方米。佛像高7米,肩宽2.9米,胸厚1.4米。南宋淳熙至淳祐。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这座川派建筑,重檐,两檐间侧面采光。里面珍藏着密宗两大本尊之一的千手观音。【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屋脊雕刻。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其时千手观音年久金箔脱落,开裂起翘,基底砂岩风化,正处维修阶段。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集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河海大学,联手修复,自2008年6月开始,2015年完工。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刻于88平米的崖面上,形若孔雀开屏,斑斓夺目。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密宗造就千手观音,以示其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生。每只手上有一眼,以言其普观世界,明察秋毫,智慧无穷。观音额头上竖着一只"慧眼",这也是密宗的特征。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释迦涅槃圣迹图。龛高7米,宽32米,深5米,刻像37尊。释迦涅槃像右胁侧卧,长达31米,仅现半身。此为宋代浪漫的匠师采用意到笔伏的手法,示意佛大不可度量。时代:南宋淳熙至淳祐。【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并非死亡,是一种对外界已无所需求、常乐我净的超脱生死的境界。造像完全合于宗教仪轨。释迦在拘尸那加城外两棵梭罗树间逝世,故称双梭圣迹。涅槃时,头北脚南,背东面西,枕右胁而卧。涅槃前,众弟子由地下涌出,听释迦最后一次说法。这些半身造像全是“涌”出来的释迦弟子。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佛头前的弟子。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佛首前卷发拱立者疑似赵智凤,其面对的一方冠捧金瓜居士装扮者,疑似柳本尊。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手持不同法器。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佛前天王,帝释天,弟子等像共十九身,十二弟子像皆只刻本身,如从地涌出。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涅槃的仪式,原是那样祥和自然。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头戴冠冕,手持笏板。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似人间的帝王,在佛的面前也自甘手持称臣的笏板。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涅槃前,聆听最后的教诲。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有佛,有众生。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是暂时的告别,不曾远离。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支撑龛顶柱子的“柱础”雕成锡杖型。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柱头、柱身皆刻满云纹。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佛的造像神态安详,气象庄严,慧眼微闭,似睡非睡,展示出涅槃那种不生不死的崇高境界。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亦悲亦喜。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庄严、宁静、肃穆。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龛中部左手腕处设一平台,上立佛母及其眷属。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佛手纤纤。【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九龙浴太子图。龛高6.2米,刻九龙口口吐清泉,洗浴坐于盆中的释迦太子。时代:南宋淳熙至淳祐。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九龙口。或含珠,或昂首,或张嘴,姿态各异。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释迦太子坐于盆中,合十跏趺而坐,虔诚地接受九龙香水的洗沐。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石盆两旁半身天王, 头戴铁盔,身穿铠甲,严峻肃穆。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据佛经记载:摩耶夫人从腋下生出悉达多太子,他刚降生就能行走,并且一步映出一朵盛开的莲花。这时,九龙从天而降,喷香水为太子洗浴。   
    佛经的传说经过吾国匠师的创作,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世人面前。历经时间的漫漶,青苔绿草也不甘寂寞地做起画笔。这幅九龙浴太子图更显无上的尊贵。【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孔雀明王经变相。南宋淳熙至淳祐年刻。孔雀明王坐于孔雀背负之莲台上。他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现的,其他明王皆以愤怒相出现。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孔雀明王手持法器。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孔雀明王左右壁刻帝释天战阿修罗的场面,左侧壁上部刻莎底比丘图。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龛右壁刻有佛弟子阿难手持经书念诵,旁边有莎底比丘俯卧在地,后面枯树中有蛇爬出。据佛经载,莎底比丘出家为众僧砍柴,被朽木中的黑蛇咬伤,毒气遍身,闷绝于地。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孔雀明王,密宗本尊。【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毗卢道场。洞高6.9米,宽8米,深5米。洞内现存像287尊。时代:南宋淳熙至淳祐。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洞门刻力士,纠纠英武。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佛像慈祥,佛心庄严。【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手持宝剑的金刚,身著铠甲,披巾绕身,纠纠英武,形象地再现了南宋武将们的风采。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佛龛。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门边的另一位侍者。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横匾:毗卢道场。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洞内中心立柱,刻大日如来说法像。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窟壁正中以高浮雕的形式刻着一转轮经藏,中间端坐着毗卢遮那佛,他手结最上菩提印,口吐文理之光,密传真言,直入诸佛菩萨之耳。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龛顶小塔。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龙柱。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龙柱,无须。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龙柱。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左右壁以及前壁刻有毗卢佛的化身像八身,旁有文殊、普贤、观音、弥勒、金刚等菩萨听法。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狮子座下,刻有许多小狮子,这些狮子或匍伏,或倒立,姿式夸张而各不相同,造型活泼奔放。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右壁饰三身佛像,左右胁侍菩萨环绕。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窟内前壁上方雕饰二飞天。
【重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摩岩造像(二)
    左壁佛像。
    呜呼!万事无常,四大皆空,唯有佛法,如沐春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