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诚意侯
诚意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074
  • 关注人气:1,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2015-07-08 19:29:27)
标签:

宝应

三鼎甲

中大街

刘氏五之堂

同松药店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宝应地名是取“胜宝应真”之义,源自佛教中常用术语真如,佛教中真代表绝对真理,如是仿佛,无限接近的意思。唐代安史之乱后,河南巩县尼姑法号真如者,在今宝应县县南街得宝河旧址北部发现“定国之宝”。淮南道楚州府将此宝进呈给皇帝。唐遂改元宝应,并以发现宝物的安宜为望县,亦更名宝应。宝应之名遂一直沿用至今。  
    宝应县委党校的对面,是宝应老城所在地。人民在此安居乐业,一派热闹景象。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小南门遗址,城门不存,完全成了开敞的洞口。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清代城墙。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其时的青砖都是苫泥勾缝,小鸟衔来种子,便长出树苗。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正对南门,有新建的四根立柱,上插云头,下有石鼓,类似牌坊。这里原是学宫所在。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泮池。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新建之牌楼和戟门。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中楼楣上有“鹏摶九万”四字;其下三楹上楣分别为“状元”王式丹、“榜眼”季愈、“探花”冯煦、朱士彦的匾额,巍峨壮观、气势雄伟,俗称“三鼎甲坊”。王式丹是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状元;季愈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御赐一甲第二人进士及第,就是榜眼;冯煦是光绪十二年(1886)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朱士彦是嘉庆七年(1802)探花。
王式丹、季愈、朱士彦是宝应人;冯煦是金坛人,幼年丧父,寄居在宝应的外公家,因此,是在宝应长大受教育的。小小宝应县城,竟三甲齐全,充分说明了这一带人的聪明睿智,令人叹服。
    如今的牌楼后是画川初级中学,昔孟母,择邻处。这里的孩子一定会见贤思齐,终成大器。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宝应县文物保护单位 学宫 大成殿 时代:明 2000年5月宝应县人民政府公布。置身在学校院内。歇山顶,面阔五间,前有坡檐。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刘氏五之堂,门闭人静。
    宝应刘氏,为江淮旺族。据传为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之裔,上溯自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明洪武年间,苏州阊门刘寿,迁来宝应,其后子孙繁盛,称为宝应‘东刘’。……刘寿第十二世孙刘彦矩,以四书中的《中庸•问政篇》所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子孙,在宝应建了新堂号。此为“五之堂”之始。久之,便成为家族与其产业的代称。在宝应的“五之堂”有东、西、中三处。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五之堂 2011年12月19日公布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刘氏五之堂略显颓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扩建于清嘉道年间。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五进,整体布局气势恢弘。花窗雕檐,内部结构十分精致。前四进砌有廊轩,后一进还是两层的楼式建筑。楼房的后面是堆放柴草和作仓库之用的平房。正方的东西两边分别为花园、学堂、厨房和佣房。因为无法入内,吾人只可体会。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朱家巷。从各式门头依稀能够感受曾经大户人家的书香之气。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中大街,是宝应老城的中心线,两旁商铺林立,建筑也都是苍老的模样。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门前撑栱,形制多样。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木栏杆,冰裂纹隔扇。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屋檐深远,遮风避雨。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撑栱头伸出梁托,木刻精美。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山墙边的撑栱。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尽间的撑栱。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撑栱。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沿街处首层全部破墙开店,二层也全为木格栅,显得悠远老迈。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曾经的同松药店。二层平座,也起雨篷作用。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撑栱。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柱头撑栱。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同松药店 2011年12月19日公布。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一层门面。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二层槅扇。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撑栱。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山檐,纸筋灰剥落,漏出芦席。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版棂窗。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夹心墙。这是一种老式砌筑法,可省材料。古人也常常把贵重之物藏于墙中。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木板,木窗。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瓦当滴水。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木制门连窗。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绦环板拐子纹。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破子棂窗。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上部木槛窗,下部板门。老旧的底色,褪尽风华。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槅扇式样。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屋顶气窗,颇有生活气息。前置花盆,遮阳板下悬鱼。


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八字门。行走宝应老城,体味散淡时光
    长条门砧石。
    宝应老街,充满着浓浓的乡愁。这是吾中华民族熟悉的生活,安贫乐道,敬业乐群。安详于天地间,朝夕闻道。不求显赫,不须闻达。吾心光明,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