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2014-10-08 23:07:02)
标签:

御书楼

崇宁殿

春秋楼

气肃千秋

分类: 两山两圣人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这是解州关帝庙春秋楼抱柱上的对联,为民国元年题写。透过明间敞开的格扇,是关公的戎装金身坐像,实为艺术珍品。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山海钟灵坊北,是御书楼,原名“八卦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为纪念康熙来庙谒拜而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为纪念康熙书“义炳乾坤”牌匾于此而更名。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楼高17.04米,二层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底层前檐当中间凸出龟须座,上筑牌坊式屋顶。后部凸出有抱厦三间,卷棚式,这种前抱后厦的风格在清建筑中实属特例。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御书楼”三字,是清乾隆更名时原物。台基之上,是牌楼式门脸。庑殿顶琉璃瓦,木制九踩斗栱。立柱前后,是戗杆四根,撑于砖石基座上。【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立柱、戗杆。额阑上层层斗栱。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木雕花鸟。【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御书楼后部凸出有抱厦三间,卷棚式。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抱厦卷棚。【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卷棚抱厦明间补间斗栱,30度、45度斜出,耍头是龙头伸出,下昂上还蹲着几只动物,惟妙惟肖。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龙头套兽。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楼当中辟透空八角井口,周沿有木勾栏遮护,制成八角形藻井,又名八卦攒顶,井底透雕二龙戏珠,盘曲蠕动,生动自然。此即八卦楼的由来。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木勾栏遮护。【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御书楼后是崇宁殿。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崇宁殿,古树参天,绿荫遮盖。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崇宁殿前左右各一只焚炉,是祭祀时焚烧表帛、纸糊“三牲”的用具。此炉铸造于明嘉靖三年(1524),总高8.95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两层十角攒尖顶;下部基座甚高,束腰两层,最下为龟脚兽面。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笔如刀削。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风字匾。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勾栏。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束腰间力士。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底部龟脚兽面。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仰莲瓣。【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崇宁殿前两侧钟亭、碑亭。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铁人、铁狮。铁人无基座。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崇宁殿是关帝庙的主殿,因关羽被宋徽宗封为“崇宁真君”而得此殿名。“神勇”横匾,是乾隆皇帝之作。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大殿面宽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石制勾栏。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殿一周有26根巨大石雕龙柱。龙柱上有升龙、降龙、祥云等,雕刻粗狂有力。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柱头额枋精雕细刻,互相烘托,各具美的神韵。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三交六椀格扇。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龙头、凤昂斗栱,与石雕龙柱相得益彰。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崇宁殿殿周望柱69棵,栏板62块。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神圣忠勇。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四周廊道。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崇宁殿北,又将进入关帝庙最高等级建筑所在,后宫寝殿。四周高墙围合,院门前一对铁人、铁狮。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门两边各刻一位侍者。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此即解州关帝庙最核心的所在,前面是一片花木扶苏的场地,使视野开阔,一座四柱三门重檐牌楼作为入口景观。两旁刀楼、印楼高耸巍峨。牌楼后遮天蔽日的乔木四季常青,影影绰绰中看见春秋楼宏伟的身姿。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回望崇宁楼,院墙挡住了崇宁楼首层的龙形身影。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气肃春秋”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十戗杆结构。楼脊正中饰以琉璃葫芦,寓意福禄,两边为琉璃凤吻一对,为山西历代仅有。花板雕绘莲菊、瑞兽等图案,当心间下层额枋浮雕龙头、花卉,立柱前后置抱鼓石。这是中轴线上最大的牌坊。【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戗杆前石兽。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石人、石狮各一对。【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明万历二十年制。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春秋楼,体量巨大。该楼为寝宫主体建筑,亦为庙内最高建筑,通高23.4米。初建于明万历初,现存结构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之物。该楼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滴水,歇山琉璃楼顶;中部三间辟隔扇门,梢间砌墙环楼封护;中檐与下檐柱头额枋镂雕飞龙、孔雀、牡丹、寿星、羽神等图案,华丽美观,雕工精湛;三层檐下皆施华丽的层层斗拱,下檐斗拱五踩双昂形制,龙首含珠耍头,甚为精致华美。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柱头采用斜栱,补间铺作简洁。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西边刀楼,内置青龙偃月刀木制模型一口。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东边印楼,内陈方形汉寿亭侯印盒一枚。
    刀楼、印楼,形制相同,面阔进深皆三间,二层三滴水,十字歇山顶。两楼皆更名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刀楼十字屋脊。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上层四周设勾栏供远眺。勾栏垂柱悬空伸出,有惊险欲坠之感。这种托梁吊柱结构手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恐属孤例。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春秋楼又名麟经阁,因《春秋》又名《麟经》,关羽喜读《春秋》,故名。为嘉庆二年(1797)胡龙光题写。文圣孔子著春秋,武圣关羽读春秋,文武圣人志同道合。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护世真君、威灵震叠。匾框雕刻龙凤呈祥、牡丹及瑞兽麒麟等技法甚为娴熟。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楼内两金柱间设神龛,龛内坐关羽头挽头巾、手捋长髯金身坐像,面相丰满,端庄正视,鼓腹大度,呈温和而刚毅之态。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二层顶部悬三方藻井,形制华丽,层层下昂倒垂如巨花盛开,栩栩如生,它处罕见。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二层中部设木制暖阁,内塑关羽侧身手拈长髯观《春秋》坐像:关羽头挽幞头巾,穿蓝色龙袍,足蹬云头靴,右肘扶垫侧面观书,生动显现出关羽研读《春秋》的生动形象。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青灯观青史着眼春秋二字。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阁内壁板刻楷书《春秋》全文,字迹苍劲有力,与塑像关系密切,结合巧妙。这种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独特手法,为其他关帝庙中所不备。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卷云头、枫栱、挂落。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英雄割据虽已矣。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焄(hun)蒿凄怆或见之。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从春秋楼上俯视崇宁殿和气肃千秋牌坊。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春秋楼二楼内景。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悬梁吊柱。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廊下悬空,吊柱与梁组成空间桁架,承托载重,是一种巧妙的结构稳定做法。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春秋楼身台基前部立有石栏杆一排,栏板浮雕雕有民间故事传说、花卉瑞兽等。
【运城】解州关帝庙(三):气肃千秋
    春秋楼,是关帝庙的扛鼎之作,巍然屹立,大气磅礴。它是关帝庙祭祀的中心场所,引人入胜,催人起今古之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