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重修明秀寺记》。碑中写道:县治南十五里地,名王郭村,有古迹寺一所。
碑中说明了寺名的由来:引以晋水,植以宜木,时风恬浪静,明光树影,参差荡漾,所谓秋月寒潭者也。寺名明秀,或者义取于此欤。
大清同治五年,王郭村因改路碑。
石头忠实地记载了这里的变迁。真的要善待每一块石碑。

碑座花纹。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蓝琉璃剪边,施五踩斗栱。
据记载:正殿和过殿内有彩塑13尊。正殿两山及后墙绘有佛教故事壁画80余平方米。这也是明秀寺能够跻身国保的原因。
楹联写道:笃意三宝此即雷音,诚心向佛便是西天。

便是西天。
五铺作,泥道重栱,瓜子重栱,令栱。单抄单昂。有替木。

六抹头格扇,显然是原物,老而坚朗。明间四斜方格眼格心,次间四直方格眼。

足材拱,下昂平伸入内。

转角铺作。阑额、普柏枋皆出头。昂、由昂皆平伸。

山面,屋檐两层飞椽。

正殿背面全景。

转角铺作,清晰可见撩檐槫上生头木高耸,撑起檐角多高。令栱成把臂厢栱。

大明崇祯十二年(1639),重修明秀禅林碑。

碑首额“皇帝万岁”。不想仅仅五年后,崇祯皇帝便自缢殉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这当然只是愤极的说法。

透过古老格心的窗纸,拍得殿内零星的彩绘。这是明秀寺精华所在。

正殿正脊。

正殿鸱吻。
正脊上力士。

戗脊。

正殿全景。院中植几株参天古柏和银杏。

配殿。因正殿、过殿内藏重要文物,一般并不开放,严禁烟火。明秀寺的僧人们在配殿修行、悟禅。余来时,里面传来悠扬的颂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