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文庙始建于唐大中二年(848),历代增修。现为三路建筑组成。中路建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等中轴建筑及东西附属建筑,此即棂星门。东西两路被其它单位占据,不开放。
说来定州真是科举文化的昌明之地,从隋至清末,定州总共出了10名状元,令人叹为观止。徐州和定州相比有许多相近之处。例如苏轼在两地都做过一年不到的知州,且留下政绩。唐代诗人刘禹锡,一说是徐州人,一说是定州人。但若说状元,徐州有史以来也仅有清康熙年间的李蟠一人。
定州文庙于1982年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晋升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棂星门牌楼为20世纪80年代复建。

中路棂星门至大成殿是吾人可以参观的地方,左路明伦堂现为定州师范学校所在。崇圣祠似乎也不得擅入。

由昂托宝瓶。

棂星门前原有泮池、石桥,已湮灭于历史的尘埃。进入棂星门,是一进幽静的院落,中轴线两侧对称地生长两棵合抱之木,据《定州志》记载,古槐为宋代文学家苏轼,元祐八年(1093)贬到定州时所栽,
“手植双槐”。 “东者葱郁如舞凤”, “西者虬枝如神龙”。据此推断,古槐当有近千年的历史。
东者葱郁如舞凤。
东坡双槐。相对舞蹁跹,美不胜收。
戟门,面阔三间,硬山顶,戟门两侧为官厅,均为硬山顶小式建筑,各显二间。低调地隐忍在风情万种的东坡双槐之后。

戟门前东西两侧为名宦祠、乡贤祠各三间,硬山建筑。名宦祠面东,介绍苏轼在北宋在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以双学士衔出任定州知州,整顿军纪,惩恶布新,强兵保境,兴修水利。在定州任上,他造访过定州塔、文庙,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创酿“中山松醪酒”,经几代传承为定州名品佳酿。
乡贤祠介绍定州人、清代贤臣郝浴,顺治年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湖广道御史,都是纠弹官员的活儿。此人有每天上奏三本的习惯,人称“郝三本”。

苏知州时代的定州城郭。四座城门,四座角楼。城内,州署位于中心地位,料敌塔、钟鼓楼清晰可见。

落星石,今谓“陨石”,浑朴坚洁,色赤黄如璞玉。

文庙全图。

戟门五架梁。

雕花陀橔。
戟门后是大成殿。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用五架梁前后出廊,悬山布瓦顶,殿前有月台。

大殿两侧有耳房各五间,耳房前房有东西庑各5间。

重修文庙碑。民国二十一年立。

浅刻,加上时光漫漶的效果,透着感伤的意味。
九花山墙。

明间悬匾:大成殿。抱柱楹联: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为乾隆御笔,这幅联在曲阜大成殿也有展示。

瓦当滴水,飞子,亮花脊。

万世师表。盖康熙皇帝玺印。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德齐帱载。此为咸丰皇帝御笔题书,意在赞扬孔子学术思想和个人品德完美无缺。

七架梁。

蜀柱头,团花翼形栱。

嘉庆皇帝御笔,“圣集大成”。

上金桁枋下一行工整楷书:大清康熙四十三年建。

中金桁枋下一行工整楷书:中华民国十二年修。

左为韩琦祠堂碑,右为元八思巴文碑。

魏国韩忠献公是北宋的名臣安阳人韩琦,魏国公是他的封号,忠献是谥号。从庆历八年起,韩琦在定州担任过5年的知州,政声卓著,深得邑人敬重。

隋仁寿三年
(603年)静志寺清理废塔,掘得大代(北魏)兴安二年(453年)舍利石函,隋大业二年(606年)建此石函重新安置舍利,300余年后,寺废塔倒,石函再度被发掘出来,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重新埋入静志寺塔基地宫,直到1969年被发掘出来。

中山穆王刘畅银缕玉衣。
定州为汉代中山国国都,历时300余年,东西两汉共有17代中山王,这位叫做刘畅的是第十六代,也就是东汉第六代中山王。刘畅墓位于定州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出12米,直径约为40米。
蹲狮一座。

槐抱椿。国槐属宋代,椿树乃民国。两个未能完成大一统的年代,文化上却又都是惊人的繁荣。相见言欢,定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