栱券。
檐角。

屋架仰视图。

进入山门,天宁寺塔伫立在西边宽阔的草地上,无言地散发着醉人的美丽。这塔与众不同,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它摈弃一般塔的向上收窄的尖形,象一把宽大的伞,顶端张开。

底层高耸,八面皆精美石刻。层层斗栱各不相同。

山门后中轴线上是天王殿。面阔三间。2002年由安阳市古建所设计,在旧址上重建。

基座上一圈花瓣叠涩,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中轴线最后一进是大雄宝殿。面阔五间,歇山顶。清乾隆三十六年重建,2001年安阳市古建所落架大修。

双昂七踩斗栱。
脊檩上刻:大清乾隆三十六年岁次辛卯五月吉旦,河南彰德府知府闽中黄邦宁重建。

梁架,蜀柱瘦弱。
天宁寺塔正立面。

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塔体平面为八角形,为砖木结构密檐式砖塔,高38.65米。

塔刹为高10.8米的喇嘛式塔,刹顶为铜质十三天。
正南面券门之上为三身佛像。

清乾隆年间,当时任彰德(即今安阳)知府的黄邦宁,主持重修天宁寺塔。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

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

释迦佛说法像。

悉达多太子诞生图像。

双龙戏珠拱券。

隐门,门板上置团龙。

直棂窗。

释迦佛雪山苦行修定像。

佛为天人说法像。

隐门。

裙板上刻如意纹和中国结。

倚柱头之菊花头。

善人刘怀道同妻高氏施。

天宁寺塔为砖木结构,横梁皆为木作。这样的塔大约存世也是不多。

通过砖制蹬道,盘旋可上塔顶。

横梁皆木制,甚至台阶口部亦为木制作。
木梁。

木梁。

二层叠涩楼板。

三层斗栱支撑楼面。

塔外的光线透过厚厚的壁窗射入,光影之间,让人目眩神迷。

四层斗栱。

斗口出一跳。

足材制作。

顶层砖制叠涩,中心置一圆木柱。
穿过密集的题字,便来到塔顶。

屋顶气窗。

出楼梯口。

塔刹是喇嘛式塔。

一般介绍中说,天宁寺塔巅为平台,周可容二百人,远望太行,历历在目。余亲身体验的结果,似乎容不下那么多。太行更是难得见到了。

喇嘛塔的须弥座。

红色标语。

铜质十三天。

下塔,光影随形。
塔前石碑上是安阳市古建文物管理所魏文萃于1991年绘制的天宁寺塔正立面图,旁边尚有一首赵朴初先生在1977年访安阳天宁寺塔留下的诗:层伞高擎窣渚波,洹河塔影胜恒河。更惊雕象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