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2013-04-22 19:07:45)
标签:

野柳

女王头

分类: 东方之明珠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地质公园突出于台湾北海岸的狭长海岬,形似方舟,位于新北市万里乡野柳村。为一石质半岛向东北倾斜,突出海上,长约2公里。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多奇岩怪石,有蜂窝岩、蕈(xun)状岩,蕈即蘑菇。这些岩石的形状都是海水起伏,浪奔浪涌之结果,海水不停地冲刷,波浪涌进海蚀沟、节理中,造成强大压力;海水中的盐分结晶,又使岩石瓦解、溶蚀;海浪也夹带小石块在岩石间磨砺,加速侵蚀作用。天长日久,雕塑出独特的地貌。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蕈状岩上下岩性不同,上层抗侵蚀力较强,下层相对较弱,形成上粗下细的形状,酷似蘑菇。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海蚀沟。沿岸集满了水的圆坑是风化环。岩石表面沧桑的线条就是节理。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姜石,介绍本上满含深情写到:这像妈妈做菜用的老姜。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无论岩石千变万化,却逃脱不了一个规律,就是坚硬的岩石凸出来,软弱的岩层凹下去。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大自然仍在雕刻着。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当人们看到千疮百孔的蘑菇头,一定明白水滴石穿的道理绝非虚幻,沧海桑田原本是一瞬。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蕈状岩依外型有无颈、粗颈、细颈、断颈四类,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姜石。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蜂窝岩。表层呈蜂窝状,窗棂状的外形。生物在岩石上挖掘出小凹穴,加上海水积蓄在这些凹穴中,沿着凹穴四周产生风化侵蚀而成;或是盐结晶的生长与海水的重复干湿作用所产生的化学、物理风化而形成。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林添桢像。民国五十三年三月,一名前来野柳游玩的学生,因天气恶劣被海浪卷走,林添桢为救学生,不顾自身安危跃入海中,但因海浪过大两人皆不幸被大浪吞噬。后人为纪念其舍身救人的精神,竖立此座雕像供后人悼念。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这就是著名的女王头,她雍容尊贵的形态,早已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女王头本身就是一个蕈状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状石大致相同。由于它的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大家才特别称它为“女王头”。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另一侧的海蚀平台,一侧紧贴峭壁,另一侧底下则是急涌的海浪,在这里可看到不少怪石散置期间,其中,较特殊的有二十四孝石、珠石、玛伶鸟石,三者都是形状特殊的结核,经过海水侵蚀后,所呈现的奇特岩石。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台湾芦竹,多年生草本。总是成群繁生于崖壁、石缝或斜坡间,丛生的杆中空,悬垂而下。全台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区或海边,都是她的生长范围。
台湾之野柳地质公园
    南美蟛蜞菊,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椭圆至倒卵形,金黄色。全缘或具锯齿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台湾中台禅寺
后一篇:牡丹花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