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杭州灵隐寺
(2013-03-13 19:27:14)
标签:
灵隐寺
石经幢
石塔
韦陀
旅游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杭州灵隐寺是吾国著名古刹,取“仙灵所隐”之意,隐于山林,环境清幽。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天王殿正门现已不常开放,游客须从两侧小径进入。路边有一对石经幢,涂满青苔的颜色。据经幢所镌之《建幢记》及附记中所载:石幢由吴越国王建造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原立于钱氏家庙奉先寺,后吴越国纳土于宋,奉先寺毁,乃于景佑二年(1035年)由灵隐寺住持延珊迁建于今址,原为十二层,现已残损,为多层八面形,下部三层须弥座,幢身上刻“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和“大佛顶陀罗尼”经文。
行龙。
佛龛。
说法图。
顶部在时间如大浪淘沙的冲洗之下,显示出残损的美丽,莲花依旧盛开。
斗拱屋檐。
两经幢分立于天王殿兼山门两侧。
天王殿里,韦陀像是由整块香樟木雕刻而成的南宋遗物。
天王殿背立面。
大雄宝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33.6米。
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尚有一对石塔。两石塔始建于五代或北宋初,系钱弘俶重建灵隐寺时而立,当时立塔四,今唯存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之双塔。两石塔相距42米,皆为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
隐门两侧立侍者。
部分斗栱、瓦檐已不存。
塔刹已逝。
层层皆有檐、平座,圆倚柱。
八角九层。
大雄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
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
药师殿重建于1991年。
“东方三圣”。正中药师佛。左右有日光、月光菩萨。
藏经楼在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殿、药师殿后方,地势随山形升高。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
挡墙上镌刻波若波罗密多心经。
奇石嶙峋。
华严殿系乔石手书。
空海大师像。空海是日本高僧,唐朝时来中土求学佛经。中国的佛教是从印度传入,日本则是师法中国。
明代铜镜、明代铜莲蓬、明代方铜盘。
宋代魂瓶。
宋青铜制博山炉。
清仿成化款青堆瓷瓶。
清末景泰蓝花瓶。
日本瓷花瓶。
明龙泉青瓷瓶。
铜熏炉。
明鎏金如来佛像。
玉卧佛。唯美的栩栩如生。
五代石雕菩萨像。
乾隆、翁同龢、康有为墨宝。
现代玉山雕刻:竹园说法图。中间释迦牟尼,手呈说法印,左右两斜侍为阿难、迦叶。配以石窟、松竹。
如来佛。
两石塔全图。
出口处是另一座石经幢,列于天王殿的另一边,像穿越时空的灯笼。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飞来之峰
后一篇:
杭州:雷峰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