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钟亭

标签:
大钟亭铜钟洪武 |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

钟楼原建于金川门内,悬挂大钟两口。清朝初期康熙年间,钟楼倒塌,古钟坠地,其中一口毁于清咸丰年间,另一口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由江宁布政使在现址悬挂,以后便称为“大钟亭”了。钟鼓楼一向是形影相随,岂能茕茕孓立?虽说是钟亭,也聊胜于无,和北京、西安的钟鼓楼齐全,南京是一亭一楼。

大钟亭前的马路是大钟亭路,足见南京人对钟亭的喜爱。后建的门楼朴拙生动,重檐双柱。楹联咏道:西北东南天象当楚尾吴头,左右中间地势接龙盘虎踞。楚尾吴头出自宋理学家朱熹《铅山立春》诗:“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白玉墙壁上飞天的美女摸着一口大钟,腾云驾雾的样子。这是在叙说铸钟的故事。
民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命康茂才造钟,康屡铸不成,他的三位小姐知父难事,亲投炉中,出钟三口。

东侧迎入口牌楼的一组白墙黑瓦院落,是时尚餐厅。客人不少,这里似乎成了大钟亭的主人。

钟亭铁梁铁柱,位于西北,亭前一座类似鱼沼飞梁的十字形桥。在城市丛林里,显得特别安逸。

大钟亭公园是闹市中的净土。我看过一位作家的文章。说她在南京许多年,一到中午便来到大钟亭,幻想自己成为古装的仕女,莫名的优雅。她喜欢这里的环境,却从来也没有看过那座铜钟。直到有一天,她接到一项写作任务,内容是“我与南京的古建筑”,首先想到这里。

碑上写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钟亭。时代:钟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亭清光绪十五年(1889)。发布年月:1956年10月18日。

钟亭为重檐六角攒尖式,以六根铁柱支撑,高14.5米。上架六角交叉梁,大钟悬挂其上。

大清官式的斜方格窗。

铜钟被藏于亭内,只能从门缝中窥见一斑。钟系紫铜做成,高3.56米,重两万三千公斤,口径2.30米,钟的颈部铸阳纹莲瓣一周,提梁上饰以云纹和波浪纹,上刻有“洪武二十一年九月吉日铸”的铭文。

算起来,南京铜钟已700多岁。是江苏省四大铜钟最年轻者,但是最大者。其余三铜钟分别是:丹阳唐中和铜钟、泰州南唐永宁宫铜钟、淮安金代铜钟。

这里其实也是街心花园。

江苏精神: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












后一篇:白马公园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