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见天日,明代文庙石碑

(2012-11-20 19:02:05)
标签:

石碑

苏宁

文庙

分类: 身边的风景自己的沙场
重见天日,明代文庙石碑
    俺不太会写新闻,据说是要讲求时效,还要让读者感觉温暖,有光明的前景。这次也附庸风雅一下,说说本月初在徐州苏宁广场工地地下7米挖出一明代石碑的事。
    本月初,在徐州市中心苏宁广场工地东南角附近,一名工人驾驶挖掘机进行挖土作业时,挖斗碰到了硬物。由于苏宁广场工地原址下早些年前曾经下过水泥桩,工人以为挖斗碰到的是水泥桩,于是加大油门挖掘。随着周围泥土被挖开,石碑渐渐显现出来。后经测量,该石碑厚约52厘米,宽约1.55米,高度约2.7米;扛住石碑的赑屃,体长超过3.5米,高约1.5米,宽约1.55米。
    由于埋藏于地表以下7米处,石碑从淤泥中挖出后清理发现碑帽、赑屃头部已经缺失,从破损裂口和痕迹来看年代已久。经专家鉴定,这是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文庙内的石碑。
    赑屃头部可能是被挖掘机挖断,但现场没有找到;当时的建筑垃圾已运至广山垃圾处理站,也无踪影。有关部门已晓谕广山附近居民,如遇乌龟头,请通知文保部门。
重见天日,明代文庙石碑
    这块重见天日的石碑显然是徐州至今最大的一块石碑,重70吨,石碑正面刻有“徐州”、“修建校舍40间”等文字依稀可辨,记录了该处文庙历史发展和历代维修进程;令人惊叹的是,大型驮碑石兽——赑屃虽然头部不见,但体态雍容完好、龟壳纹路清晰,四周雕有天马、祥云、波浪等图案。
    石碑现置于徐州博物馆乾隆行宫文保碑旁。碑首和龟头都躲了起来,大概是一下从明朝穿越到共和国,有些很不适应吧。
重见天日,明代文庙石碑
    碑体反面刻着一个个的人名,边款注有“瓦匠薛谨、丁顺”“木匠李英、张惠”等工匠名字。笔者没有找到鲁班的名字,因为关公不可能战秦琼。
重见天日,明代文庙石碑
    天马,奔跑在祥云之上。
重见天日,明代文庙石碑
    手工的石作工艺散发出令人窒息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