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细细欣赏这座牌坊,定枋浮雕花卉,上承六朵仿木斗栱单出四跳,正中额楷书“圣旨”二字,其余栱眼为镂空万字花饰。斗栱上有扁钢一道,上承屋檐。屋檐为歇山顶,石制正脊,宝顶、吻兽已不存。
上枋下字牌楷书四字:日月争光。花枋剔地起突,为人物出行图案。下面的字牌上书:旌表故廪生曹辰之妻张氏坊。落款为两排小楷竖字:光绪岁次乙酉二月榖旦
建。光绪乙酉年是十一年,公历1885年。榖(gu)旦,吉日也。
下枋外刻双龙戏珠,下部一扁钢通过隼卯原理伸入两旁柱内,承托下枋。这一双保险措施使这枋度过127年至今。下枋和下部字板皆出现斜向贯通裂缝,这二物已完全弯曲破坏,失去工作能力。幸好最下部隐蔽处锈迹斑斑的扁钢,超负荷承载,尚得万一平安,从视觉上,下部已变形的厉害,急需粘结加固。
无雀替。
右次间定枋上承三朵四跳单栱,栱眼镂空外圆内方的钱币图案。定枋刻瑞兽。字板楷书:懿德。

左侧字板书:奇行。

明间横枋细部。

明间立柱以须弥座夹杆石上承石狮护持。

雌狮。从次间抱鼓石外围的线条,以及明间石狮推测,应有更宽的基座尘埋在土里,至少与现在地面的基座高度相当。

张氏牌坊受到重视,以黄色围墙保护,但它的空间还是被占用了,门下就堆起了几大塑料袋,据说是鸡毛,无处可放,被弃置在这里。

外侧立柱楹联:一死振纲常,真奇节乃真苦节。

千秋明义烈,大完人是大传人。

牌坊北面,上书:山河并寿。定枋上刻香炉、烛台等供品,花枋是寿星和八仙图案。下枋浮雕卷草、狮子、绣球。

扇媺(mei)。


扬徽。

呦呦鹿鸣。

万字纹。

状元游街细部。

花卉。

从乡亲家借来一副梯子爬到牌坊近旁的屋顶,冀望能看到全貌,也是徒劳。不过正脊的条石能够清楚地呈现了。檐角最初想必也是上翘的,如今有点下沉。檐角之下原本悬挂铁铃铛,在文革中被劫掠。


此为从网上搜得的2010年牌坊照片,下枋尚无裂痕。

格天泣鬼惊人夫焉有所倚。

孝子忠臣义士未能式之先。
落款:翰林院庶吉士皖怀鲁鹏拜撰。

神态各异的马。

钱币。

供品。

八仙过海。

每一座贞洁牌坊,都蕴藏着一位女子的血泪故事。
八义集牌坊是为纪念曹辰之妻张氏所立。张氏出自铜山塔山书香门第,21岁时嫁武举人曹殿楹之孙曹辰。张氏端庄淑慎,上敬公婆,下和姑妯,知情达理,邻里称颂。清咸丰初年(1851年)闰八月,黄、淮河一场大水将徐州地区变为水乡泽国。清咸丰皇帝钦命大运河漕运吴棠,组织徐州各县民工丰北堵口。曹辰受命负责柴粮后勤供应。曹辰办事认真,尽心竭力,日夜操劳,旧疾咯血病时隐时犯,后一病不起。张氏闻讯赶来,曹辰已到弥留之际。曹张氏心如刀绞,效法古人割股疗亲,割臂以希夫愈,然已回天无力。痛不欲生的曹张氏满腔哀苦,声声哭喊撕人心肺。其夫已去,其子成人,曹张氏外示从容,内坚志节,在夫君离世一年后,趁家人看护疏漏下服鸩而亡,与夫君曹辰黄泉相伴。终年32岁。慈禧太后闻得其事,深为所感,遂说与光绪皇帝,加之吴棠亲写奏章,经光绪皇上御批建立牌坊,旌表曹辰之妻张氏。

好像听到呼唤:救救牌坊!这声音由微弱变响亮,如黄钟大吕,响彻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