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是国家5A级景区,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鳞次栉比。形成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
上图为售票处砖墙上的石雕。
枋间的柁橔。

竹。纵使凌云也虚心。

皇城相府正门御书楼。墙上横匾:天恩世德。城楼上藏着康熙皇帝御书的“午亭山村”和一副对联。

补间铺作斜栱。

皇城相府原名是午亭山村,是康熙帝于康熙五十年赐于陈家。

康熙大帝还亲书一副对联: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中道庄。是皇城相府的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柱三楼式。

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枋均饰吉祥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正楼主牌"冢宰总宪",边楼分刻"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安牌上刻陈氏一门的官职及功名。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栱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

陈家也曾在淮安府任职。

这里的木格扇窗制作繁复,精致华美。

这是大门遮阳用的支摘。

皇城相府导览图,建筑物布局各异,如入迷宫。

登上城墙,远处是凤山,上有新修复的文峰塔。

城墙两角分别建有文昌阁、春秋阁,供奉文武二圣。图为春秋阁里的关帝,仍在读书。

左侧游人密集的地方是藏兵洞所在,那里开阔,现在也是休息,餐饮的场所。

抱朴守拙,淡然清心。这是中国文人士大夫最后的归属。

虎形瓦当。第二块是团龙,肯定是后期修补上的。


陈廷敬是中华第一字典《康熙字典》的主编,皇城相府的树德院现开辟为《中华字典博物馆》。

麒麟。

麒麟院门楼。嘉祉卿云。

门前麒麟石兽。

崇德宫。韩子文皆自己出,温公事可对人言。

和顺循理。

近处为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规模和装饰虽较逊色,但和大牌楼相比,年长许多。

陈氏宗祠。

石狮像是在嚎啕大哭。


几形加鼓形基座。

木刻上镶着钉子。

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


康熙御笔。

格物,康熙御笔。

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历经四百年风雨沧桑,雄姿依旧。
值得一提的是,陈廷敬故居现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还不是国保级。这大概是因为山西的地面古建筑实在太多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