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2012-04-10 18:57:20)
标签:

果城

上海大旅社

连云港

王澍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连云港连云区,这里是老城所在,很多旧房子林立,在素朴中透着一种对往日的眷恋。胜利路算是一条较宽的水泥马路,向上蜿蜒,路两旁的房子都有50岁左右了吧,有一种成熟的沧桑感。记得建筑大师,今年的普利茨克奖得主王澍说过:建筑最好的状态肯定不是在刚刚盖好的时候。深有同感。只是现在的老房子越来越少,且大多不是自然离去。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胜利路49号,就是我眼前这座风中之烛,本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大旅社。1946年,由连云港第一任市长张振汉买下,成为连云市政厅。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这座唯美简约的房子,由一方政府官自掏腰包,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单凭这点,我们真的是没有资格评论过去年代的黑暗与否。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窗旁的爱奥尼柱式。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爱奥尼柱头。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门厅就是这样,适用就好,遮风避雨足矣。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入口顶部栏杆。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门头上的“招待所”三字。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腰檐。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二层窗上的装饰,横匾样的镶着一圈山花。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屋顶墙饰。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屋顶,受巴洛克影响的简欧风格。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中心位置的屋面墙,嵌着一棵五角星。这是因为1959年,这里成为连云港市第三招待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市政府迁至墟沟,人流减少,终至歇业。现在这里已是人静门闭。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沿街的立面。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爬到北侧的高台上,能看到坡屋顶上的红瓦,这大概是后来修建加上的。总觉得民国时期的瓦,应该是手工制作,少点千篇一律,多点温暖的感觉。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沿胜利路下坡向东,到水厂宿舍转入一处深巷,果城里巷就藏在这市井之中。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果城里现在是一处居民集聚地,只有从它乱砌的石墙和山面的欧式圆脊,依稀可见它昔日的丰姿。它曾荣登江苏省十大文物新发现之首。今年,它入选省级文保单位。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1933年,由比利时提供贷款300万元,荷兰治港公司承包建港工程,连云港港一、二号码头先后建成,能停靠6艘3000吨级海轮,结束连云市有海无港的历史。为筹建连云港,当时政府在果城里巷建造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中西合璧式民居建筑群,供荷兰建港专家、经济学家、银行家、高级工程师、高级员工工作和居住,使这里成为连云港港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指挥中心。这就是这些建筑的前身。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山脊由红砖砌成。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砖墙出檐。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圆形脊是这里的符号。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看到这里衰落的景象,真的会让人唏嘘不已,也许是旧时王孙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或者是陋室空床,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连云港民国建筑,上海大旅社和果城里住宅
    生活总在继续,果城里和上海大旅社的维护方案已经出台,它们还会存在着,和我们共享这青山碧水。我期待再见到它们的时候,不知今夕何夕,相对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连云港望海楼
后一篇:桃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