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口太康文庙

(2012-01-17 20:09:16)
标签:

吴广

大成殿

文庙

太康县

山河破碎风飘絮

分类: 大河上下

周口太康文庙
    依依不舍离开淮阳,余驱车前往太康县。太康文庙是“国保”,因此余前往。一路颠簸,进入太康县城,有种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感觉,路面坑洼不平,桥梁大多老旧,属危桥之列。打听文庙所在,一般人皆茫然不知。终于问到一位老太太,她先问我来的目的,有点大惑不解的意思,大概是这文庙有什么好看的。她说太康有两座庙,一文一武;文庙当地人称黉学庙,在一条弯弯的小巷里。

    经大妈指点,找到黉学巷。这是一米左右宽的小巷,非常拥挤嘈杂;不知和孔子所言的陋巷,是不是契合。猛抬头,看到一座古庙的山檐飞到巷子上空,心中一喜,莫不是文庙到了?继而又惊,这种市井的环境和金声玉振、万世师表的夫子杏坛似乎有些差距。

    黉学巷旁有一道铁门,半隐半避,余侧身进去,直碰一座高大的老屋,坡顶屋面,飞檐翘角,丹柱间枋额雕刻花卉。普柏枋上漏空刻方格连纹。斗栱更是气象万千,蓝色大漆,下昂有若龙须,耍头伸出龙口,露出白牙。两层飞椽出头处皆施彩绘。

    太康文庙仅存两座建筑,前一座直对铁门,是为拜殿,现为算命拜佛所在。后一座是大成殿,即上图所示。几位中年妇女正在大成殿前扎纸钱,余问道:这是文庙吗?答:是。问:咋没见国保碑呢?哪怕省保碑也行啊。一位妇女指了指殿前的一座明代石碑,碑头已无,说:这不是碑吗?
周口太康文庙
     大成殿伸出墙外的山檐,有如红杏一枝春意闹。
周口太康文庙
    漫漶不清的石碑。
周口太康文庙
    大成殿檐柱,丹漆有些剥落,唯柱头的龙口,斗栱雀替依旧惊艳。
周口太康文庙
    柱间铺作耍头为龙口,补间铺作每开间两朵,耍头无雕刻。柱间檐枋花板及雀替艳丽不俗。
周口太康文庙
    明代遗留的石碑。
周口太康文庙
   绿琉璃,正脊脊饰繁复。中间似乎是双头狮上插宝剑。两侧是大象驮剑,还有仙人骑马。正脊侧面皆雕龙。
周口太康文庙
    从这个角度看斗栱下昂,有如连绵波浪,滔滔不绝。周口太康文庙    余请一位中年男子帮我拍照留念,一边向他求教太康县的掌故。原来,太康县小吴村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的故乡,现今那里尚存一座古塔,人称吴广塔。周口太康文庙    大成殿的山面挂着一块很大的黑帆布。周口太康文庙    走到黉学巷,大成殿的山墙上写着:请勿靠近!!危险!!上面掉瓦。周口太康文庙

   大成殿的背面和民居紧挨着,已完全超出正常的安全、卫生、消防距离。周口太康文庙    这是大成殿前的拜殿背面。柱间花板依旧精彩。周口太康文庙   和大成殿在伯仲之间。周口太康文庙     山面歇山下花板带垂柱头。周口太康文庙   拜殿柱顶雕刻。周口太康文庙    柱间花饰。周口太康文庙    拜殿前空间狭小,几无法拍到全貌。更为糟糕的是,这座拜殿竟沦为念佛堂,儒佛两道,如此共生,孔子有知,一定会感慨万千。周口太康文庙    据记载:太康文庙始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毁于兵燹。清顺治五年(1648年)重建。康熙六年(1667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两次重修。新中国1952年曾维修,1986年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令人惊异的是,这里找不到国保碑,也找不到省保碑。这应该算是很少见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