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集汉墓

(2011-12-13 19:12:23)
标签:

冯其庸

青山泉镇

汉画像石

白集汉墓

朱雀

分类: 身边的风景自己的沙场
白集汉墓
    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白集村,有一处东汉墓葬,人称白集汉墓。它与其它徐州汉墓的不同之处,一是平地起坟,集土成堆;二是来自东汉,墓穴内画像石精美绝伦,冯其庸先生誉其为天下第一汉墓。惜乎地远,一直未能亲眼观赏。这次趁着礼拜日之机,驱车前往。
    白集汉墓位于一条宽阔的马路边,成组仿汉建筑林立,规模较大。乡村之所,有如此疆域,说明当地对此处的重视。但大铁门紧闭,铁门上有尖锐之枪头,令人不寒而栗。
白集汉墓
    突然想起网友踰墙而入的故事,于是考察围墙之形制,发现东侧门楼边接缝之围墙,与门楼窗台、壁柱距离较近,可以攀越,而且窗台下有突起之腰线,正可踏踩。思虑成熟,立马付诸实施。果然一蹴而就。
白集汉墓
    甫入院内,一组组仿汉建筑像肋生双翼般朝我扑来,寂寞很久,没人爱的滋味不好受啊。幸有我这样的知音欣赏。
白集汉墓
    从左到右,依次是国保、省保、市保碑,个头很有讲究,论资排辈。
白集汉墓
    这座三开间坡顶仿汉、出檐平缓、一斗三升的建筑里面,藏着地宫入口。大门紧锁着,只能先看看别的地方。白集汉墓
    西侧是一圈游廊紧挨围墙,墙上嵌着汉画像石,地面也散置不少汉画像石碑。入口匾额上题着:万世之宝。尉天池先生不会有点夸张吧。
白集汉墓
    大概是一幅车马出行图。
白集汉墓
     人物。
白集汉墓
    大门上的铺首。
白集汉墓
    行龙。
白集汉墓
    汉代车马。
白集汉墓
    汉代的房屋确实是这样的,出檐平缓,屋脊上无太多装饰,只是简单的翘角。
白集汉墓
    回望这汉朝宫阙,远处中间就是汉墓的封土,形如覆斗。余听闻真正的汉族坟墓应该是覆斗形的,是故在清朝时很多明末遗民,死后的墓形皆为覆斗,以明心迹。
白集汉墓
    人物饮宴图。
白集汉墓
     这幅图非常写意,猴子爬到屋顶上了。
白集汉墓
    朱雀。这大概是一幅非常欢乐的场景。
白集汉墓
    朱雀。
白集汉墓
    朱雀。
白集汉墓
    朱雀。
白集汉墓
    双菱纹。
白集汉墓
    汉风堂。在最北边的一进院落。启功题字。大概是想介绍汉代礼仪、文化制度的一处宅子。同样大门紧锁,锈迹斑斑。
白集汉墓
    透过门缝,照得重檐屋顶,门额四字:汉官威仪。
白集汉墓
    汉画像石廊,沈鹏题字。这里就是刚才看过的走廊的另一入口。
白集汉墓
    天汉真韵。
白集汉墓
    冯其庸题:白集汉代画像石墓。
    正当我看得痴迷,突然听见断喝,有如晴天乍雷;“干什么的,怎么进来的?”从大铁门走进来两个人,气势汹汹。我心知不好,走已不及,只好上前搭话,满脸堆笑。经过解释,他们知我只是游客,也不纠缠。余顺势而进,请他们打开地宫大门。他们只好应承。
白集汉墓
    一进地宫,顿觉眼前一亮。从未见过雕饰如此繁复精美者。余蹲下拍了一张照片。背后传来声音,不许拍照。余回头望去,见那二人也蹲在地上,警觉地看着我的行动。无奈,只能把美景留在脑海了。
    白集墓葬整体结构由祠堂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分为前、中、后室,中室附有左右耳室,后室呈长方形,并由石板隔开,为夫妻合葬放置器具的地方。整个墓室为叠涩式封顶。 
白集汉墓
    又拍了一张。汉画像石正在拓裱。
白集汉墓
    地宫入口处的汉画像石。
白集汉墓
    虽然没能拍得更多地宫照片,还是非常满意,毕竟看到了白集汉墓美不胜收的汉代画像石。门前冷冷留影,以志纪念。
白集汉墓
    离开白集,路过一处湖泊,湖边正在广植大木。是要做一处生态公园,这里可能就是贾汪正在建设的潘安湖风景区。
白集汉墓
    水天一色。
白集汉墓
    山水天全。
白集汉墓
    路过马庄,下车留念。余当年上的小学校名字就叫马庄小学,真的是很亲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