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节期间,余驾车来到山东省滕州市。在市东郊之龙泉广场,龙泉塔最先映入眼帘。
龙泉塔砖石结构,八角九级,斗栱密檐式,最下两层重檐,其余皆单檐。内置塔心室,有石阶可登顶。不过余去时已塔门封锁。各层皆有一券门,方向不一。
龙泉塔始建时代文献无考,从其风格属北宋时期,距今有千年历史。塔底层嵌有古碑,碑上记载,明代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曾进行过重修,时至今日,已逾500载。龙泉塔饱受历代风雨侵蚀,屡遭战火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栱脱落,可谓面目全非。1983年,滕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全面修复,每层腰檐皆增加钢筋砼圈梁,历经年余,修缮竣工。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龙泉塔座落苍松翠柏之中,俊秀挺拔。
龙泉塔旁有一座仿汉建筑,是眼前的这座墨子纪念馆。每次在高速公路上路过滕州,指示牌上总有“墨子故里”,勾得人神往。墨子是位主张兼爱的哲学家,和孔子的仁爱有所不同,似乎是取消了等级、序幼这类的障碍,那就是让全世界充满爱,这的确很不现实。墨子更大的贡献应该是在科技工程方面也有涉猎。他和鲁班关于攻守宋城的那番推演,为我们耳熟能详。当然他远不至此。所以我确实想了解他。
惜乎余到达之时正值中午,纪念馆下班。缘吝一面。
必须指出,墨子故里究属何处至今未有定论。余在河南省鲁山县尧山镇也看到墨子故里四字,连出生之地都有说明。现在关于名人故里之争已进入无序状态。
滕州和墨子故里有关的景点仅此一处。这是根据某位学者的论文得出墨子是鲁国人的结论,缺少实物支持。
远眺龙泉塔,右侧就是墨子纪念馆。

流过广场的荆河。时正严冬,池中荷叶凋残。

在滕州城盘桓一阵,吃罢午餐,驱车来到东北方位东郭镇境内的莲青山。这对城阙大概是以前的山门,导航仪指示我来到这里,很苍茫的感受,象某处遗址似的,但显然不是风景区入口。于是我折返回头。
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古迹志》记载:“纪王女城在东莲青山,即玉女城”,当地民众称之为“皇城”。故址位于市城区东北25公里处的党山乡境内——乡驻地东北约8公里。沿着崎岖的山岭小路,翻越一道山口,再上一座山岭,就到了宫殿遗址处。《滕县志.山川志》记载:“九十九顶莲青山,岿然如屯云,主峰摩天岭”(高603米,南有玉女池,又有纪王女儿修道于此,故名)。又传云,王女同驸马耶律带兵避居于此。若此,城可能是金代建筑。也许,这里就是当年王女的城堡呢。

莲青山石碑。

莲青山省级地质公园碑。

莲青山山门牌坊。五门十柱,石鼓挟持,三重檐庑殿顶,中间正脊上立宝瓶,一对行龙。

进入山门,爬过无数石阶,来到一平整开阔地带,山林之幽深雄浑也渐显露,远处若隐若现的屋顶便是莲青寺,时时传来悠扬的钟声。

半山上的小卖部。

六角攒尖顶小亭。
莲青揽胜。
莲青绿洲。
上善若水。
长相依。

梓榆凌霄桑荫未移。这句话说的是对于爱情的坚贞。上山有文化线、亲水线,我走的这条好象是亲水线,因为严冬,水已为冰。
心心相印。
古寺的围墙。
山泉的源头,已是冰块。
主峰摩天岭海拔603米。

余登到山巅,没有任何标记之类,看别的山头,好象还有更高的。应该是登顶成功了。
下山经过明王陵遗址。依山为穴,凿岩为圹。此处为明王朝分封鲁王世系中府治在兖州的一位之墓地,古墓前有五层大殿遗址,四道城墙,属皇家陵墓建制。在明末清初的变革中整体被毁。
走过御桥,前面是莲青寺后院。
大雄宝殿。
观音殿。卷棚顶,整体似乎不够协调。
莲青寺山门。山连九九莲花座,寺奉三三济世佛。
莲青寺深藏于山林之中,但愿红尘不要打扰了它的静修。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