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门看钟楼。
天王殿。供奉如来、韦陀、号称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
佛泉寺是全国5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鲁山县文物保护单位。这恐怕是最年轻的文物了,山顶大佛铜像的28米高须弥座还没装修完毕呢。可以这样说,在大佛还没有完全建成之时,就已经成为文物。
赵朴初居士的题字:石人山石佛,就是五方五佛的中天大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即释迦文佛的露天法身造像。

这是天王殿里面呼风唤雨的两位天王。
大雄宝殿,重檐庑殿顶。
大雄宝殿近景。
楹联: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堂,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
柱础。目测足有一米四高。

拾阶而上,逐渐爬高。
佛泉寺的视线控制的很好,从山门过来,一路看不到大佛。绕过大雄宝殿之后,大佛赫然现身。
佛泉寺的围墙,依地势起伏上下,蜿蜒排列。
这是一座广场,由此可步行向上,先到莲花台;然后再上,从楼梯爬上须弥座;然后从金刚座再上,坐电梯来到大佛下抱佛脚。也可以从旁边的马路坐汽车上到金刚座,再坐电梯。坐汽车的钱含在门票里,那就坐了。山路弯弯,坐车一路颠簸,绕行好长时间,终于来到金刚宝座。
金刚座,金刚座下面这个大地面是须弥座的顶。金刚座上面是莲花座,再上是大佛。阿弥陀佛!
金刚座侧面的每一个小龛里都供奉着三面小金佛。严格按大佛的式样缩小。
佛山金佛背靠佛都山,面对佛泉河,青龙白虎为伴,立佛讲法,巍峨高耸。
须弥座顶,也就是金刚座平台上放置着佛八宝。所谓“佛八宝”的八件器物分别为轮、螺、伞、盖、花、罐、鱼、长。

从须弥座顶向下俯视,只见远方拜祭台在群山环抱之中,肃穆沉着。下面石台阶中间的御道石板尚未铺设。工程宏大。
坐电梯升至佛脚处,抱佛脚是很重要的仪式。

坐佛脚。

仰望大佛。

站在大佛的中间。

雕花金属栏杆。

大佛入口,从这里进去,坐电梯下到须弥座顶。

远处坡顶建筑为须弥座顶面楼梯入口,从这里下须弥座。

须弥座内部,尚未完工。电动扶梯还不能运行,内装修也正在紧张地开展。

须弥座正立面,还未镀金,大门也未安装。

从拜祭台眺望大佛。妙相庄严。

拜祭台,圆形束腰。

站在拜祭台后,角度更加开阔。众山拱卫,大佛庄严祥和。

下得拜祭台,从侧路前行100米。来到钟楼。

吉祥钟占据了楼阁大半位置,真可谓黄钟大吕。吉祥钟每敲一下一百圆。伤不起啊!

从钟楼前的开阔地带看大佛。大佛依然凝望着我们。

下山,我们没有再走中轴线,沿佛寺两侧卷棚顶走廊迤逦而下,步移景换。视线里的景物时隐时现,佛泉寺充分利用山势,设计中也对天际线有细致地规划,因此总是会感觉豁然开朗。
佛泉寺始建于唐玄宗时期,屡遭兴衰,多次修葺。风雨沧桑,后被毁成一片废墟。1999年经天瑞集团投资,又得以恢复。此行使我感觉,这座佛寺重建得很好,不输于一些老寺庙。随着它全面落成,会更加绵远悠长、普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