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亳州之花戏楼
(2011-10-09 18:56:41)
标签:
朱之琏
亳州
花戏楼
关帝庙
岳王庙
分类:
白墙黑瓦与古道颜色
安徽省亳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代风云人物曹操的故乡,对此地我心仪已久。国庆期间,余驾马6来到这里,一偿夙愿。亳州城沿涡河两岸展开,这里保留了众多旧日痕迹,对喜爱寻古探幽者无疑有极大的吸引力。花戏楼是众多古迹中的翘楚,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属当之无愧。
购得门票,转身看见一座五门石牌楼,三重檐翘角,梁枋立柱皆雕龙勾凤,前后石鼓挟抱,鼓下须弥座,鼓上蹲雄狮。
石鼓细部。
进入牌楼,是一片开阔地带,远处一弧形照壁,上浮雕亳州历史名人。其中有:曹操、曹丕、曹植、华陀、老子、庄子。单这几人无疑已是重量级。需要指出:老子是河南鹿邑人,但鹿邑离亳州仅30公里,历史上长期属于亳州管辖。前一段时间亳州市涡阳县也在争老子的出生地,有些牵强。庄子是否归属亳州市蒙城县,则已众说纷纭,无法论定,暂且存疑。
刚才一直在外围浏览,终于见到花戏楼的正门。青砖灰瓦的围墙,照见历史的尘埃。
花戏楼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据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关帝庙碑记》称:亳州北关大关帝庙,建于国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
此为原汁原味的关帝庙门,清代遗构,屹立至今,看尽人世变幻。庙门外主有石狮一对,高2.4米;铁旗杆一对,高16米,座上铸铭曰:“皇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岁次辛已秋吉日铸造旗杆一对,重二万四千斤,陕西从药材邦弟子敬献铁杆一对,永保四方平安吉庆有余。”观之琳琅满目。
院墙题刻:中原宝藏。
玉字井,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开挖的一口井。自开挖了这眼井,便破了亳州的王气,从此亳州就不会出皇帝了。原来小明王韩林儿称帝,定都亳州。朱元璋篡权,对亳州地位一再压制,最后成了亳县。
花戏楼只是统称,其实有很多内容,这朱公书院是为亳州知州朱之琏立的生祠,始建于清康熙37年。朱之琏于康熙31年、48年两次出任亳州知州,勤政爱民。“朱公书院”由亳州才子吴楚奇撰书。檐枋装饰木雕彩绘,精美细腻。
左卷棚屋顶为岳王庙,右为朱公祠。
朱之琏,字商玉,号苍岩,奉天(今沈阳)人。世袭一等候,康熙三十一年中进士,同年赐封为亳州知府,绝请托,寡宴会,治梗顽,不累民,重农桑。后改赴安庆府任职。康熙四十六年,亳州人民为其建生祠,以志纪念。康熙四十八年亳地水灾,瘟疫四起。朱之琏又被调回亳州,带领人民度过灾难。朱之琏两次知亳州长达18年。
朱公书院旁便是岳王庙,祭祀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象我这样从小听岳飞传长大的人,从心中对岳飞有一种由衷地崇敬。我看到一位老太太,肃立于岳王塑像前,恭敬地鞠了三个躬。人民的心中是有杆秤的。象岳飞、朱之琏这样的好官,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每一座岳庙门前都跪着几个人,杭州岳庙是四个,朱仙镇是五个。亳州岳庙小点,跪俩,秦桧和王氏。
岳武穆王庙正门。
岳武穆的眼神依旧忧郁。也许他在问:为什么英雄总是悲剧呢?
秦桧和王氏,跪像前还示众似的刻上他们的名字。尽管如此,也排解不了中国人千年的忧伤。
话归正题,花戏楼本是关帝庙的一座舞台。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花戏楼的建筑年代:据《创建戏楼题名》记载:戏楼建于康熙十五年,比庙晚建二十年。
花戏楼的砖刻令人叹为观止。刻有人物、山水、车马、城池、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各种事物,组成《李娘娘住寒窑》、《三顾茅庐》、《白蛇传》等各幕戏曲故事和民间典故,雕工娴熟,布局整齐。
木雕也玲珑剔透,为清朝代表之作。
舞台用六根立柱顶立,檐角之下立方柱六根,柱础雕有故事图案。舞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匾额曰“清歌妙舞”,中间上下场门有二额“想当然”、“莫须有”。台前悬挂木对联曰“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
正脊。屋面琉璃铺饰,金碧辉煌。
如翚斯飞。
木作披檐。
六架卷棚屋顶,彩云雀替。
张飞庙,杀猪行业集资修葺。因其行业以张飞为始祖,故塑像供奉。
张翼德被供在庙里,好像有点苦不堪言。
大关帝庙山门正面墙壁有三门通道,分别是正门、钟楼和鼓楼。
火神庙。殿内供奉有火神、财神、人祖像。
檐廊柱上的楹联是花戏楼古建筑群唯一保存下来的楹联。
游毕花戏楼,深深叹服于我中华工匠之技艺,几乎无处不用典,毫末之内,洞见乾坤。花戏楼已历经250年沧桑,依然矍铄,让我们一起和时间赛跑吧。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耶稣圣心堂
后一篇:
亳州之华祖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