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2011-08-29 18:53:28)
标签:

单县

百狮坊

百寿坊

浮雕

牌坊

旅游

分类: 两山两圣人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2011年8月23日,余驱车140公里至山东单县。

    单县我二十年前曾经去过,那时我在设计院,负责单县卫校的一个教学楼结构设计。当年刚工作不久,坐汽车去单县大概要三四个小时,相当辛苦。光阴似箭,现在这样的距离一天能开好几趟了。当年对单县的印象就是那里的人相当热情,招待客人是一醉方休的方法。

    到了单县县城,立刻打听两个牌坊的位置,很快便确定方向。考虑到县城路窄人多,把车停下,步行前去。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从这个新建的牌楼里可以看到老牌坊的身影,只是现场的环境让人摇头。牌坊两侧正在施工。看一看工程概况,这里将建设一个乾隆会所,以优化人文环境。

    新牌楼给人的气息是浮躁,急进,缺少深谋远虑。老牌坊历经200多年,从容,华贵,精雕细刻。新牌楼有种关公门前卖大刀的尴尬。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这就是百狮坊。俗称张家牌坊,坐落在张牌坊街东端。他修建于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是朝廷为文林郎张朴妻朱氏而建造。牌坊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歇山顶,正中车马道,两侧分设人行道。此坊刻有 100只形态各异的狮子,故名百狮坊。正间单檐、次间重檐、歇山顶、斗拱交错,戗角起跷,通体雕刻。正间楼檐下六朵斗拱,次间上下檐下各三朵斗拱。全枋上下间架有致,搭配均衡,雕刻的狮子、云龙、牡丹、吻兽、象尊等,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刚柔相济,神态协调。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八根夹柱分八组雕刻百个石狮。大狮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巍然蹲踞,矫捷威猛。每个大狮身上攀伏着五个小狮,有的挠痒自娱,有的伏在大狮的腿上,舔咂抚铃。狮座前左右三面浮雕圆形松狮图,幼狮三三两两,蹦跳翻滚,争戏绣球。每根立柱透雕四条蛟龙,在柔美飘逸的祥云间卷舒出没,盘旋回舞。正间上下额枋、次间额枋及正檐下“圣旨”匾四周镂空透雕二龙戏珠,雕龙悬目奋爪,摇头摆尾,如腾似飞。正间中额枋上分三层镂空透雕串枝牡丹,给人以五彩缤纷、香沁肺腑之感。牡丹间以变形的“卍”字形云纹,寓意“富贵万年”,楼檐下兽斗花拱,如意枋板承托。脊和檐角上雕配的吻兽、象尊、岔兽、鱼、海马、跑兽皆造型优美,生动传神。吻尾外卷张口吞脊,每个吻兽身上又浮雕两条游龙,生动活泼,象驮宝瓶,憨态可掬。正脊中间雕塑二龙朝天,相托一珠瓶类饰物,像塔刹一样高耸空中。其他部位也均浮雕、平雕有双龙、牡丹、菊花、团鹤、团寿等吉祥图,正间下枋板的孔鼻上还雕一悬挂石鸟笼,微风吹来,石鸟翩翩展翅,呤叮作鸣。整座牌坊结构精巧,宏伟壮观,雕刻精细,玲珑剔透,繁而不乱,主次分明,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筑。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百寿坊所在的路景。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百寿坊,俗称朱家牌坊。位于百狮坊西南约百米处。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妾孔氏建。因前后枋心边沿浮雕百个不同篆体的“寿”字得名。

    雕刻内容除狮、龙、牡丹外,还有鹤、凤、梅花等奇花异卉。其构筑精巧宏伟,雕刻精致生动,可与百狮坊媲美。甭说那矫捷神俊的雄狮,绕柱回舞的蛟龙,满饰额枋的牡丹,单说那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五只透雕仙鹤和次间上额枋浮雕的引颈鸣唱、相对翱翔的双凤,就有无穷的魅力。狮座下左右面浮雕的圆形方形蟠螭、鹤图案,刀法简洁洗练,造型古朴优美,狮后夹柱板上各浮雕四幅花鸟画,有牡丹舞蝶,寓意富贵无媲;牡丹芙蓉,寓意荣华富贵;梅花喜鹊,寓意喜上眉梢;梅竹绶带,寓意齐眉祝寿。还有桃花春燕、山茶锦鸡、水仙海棠、秋葵玉兰等,构图新颖,雕刻精致,花卉争奇斗艳,虫羽生动逼真。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刻字四周框上圆圆的浮雕就是“寿”字。百狮坊没有。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山东单县之百寿坊,百狮坊
    热闹的工地场景,远处可见百狮坊。右边正在建设。不久的未来,这两座牌坊也许会有更好的环境,它们的确需要一个相适应的配套环境。但无论怎样的建设,都应该以这两座牌坊为重心,喧宾夺主,或者狗尾续貂,都很危险。想到这里,深深折服于我中华传统营造技艺的精湛。在工业化的今天,建筑也许应该更有作为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济南之大明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