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李民好多年了,比我大一岁的他是个性格内向却爱好广泛的人,更主要的是他是个实在人,和他交往让人心里有一种很蹐实的感觉。如果没人专门介绍,从他有几分书生气的外表上你肯定想像不到他在部队里当过排长、指导员、政治部主任,是个资深的“兵哥哥”,不过,从他十几年坚持写作寓言的劲头还是能感受到他在人民军队中锤炼出的那股不屈不挠的个性。
作为检察官的李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了不少寓言,大多发在我编的商洛山文艺副刊上。要说他的作品取得了多高的成就那是胡吹,至少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他的作品是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有益的教训,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让人们从故事中领会这些道理,获得教训,这种故事叫寓言。寓言是“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 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寓言的基本特征是教训和讽刺。作者通过讽刺和嘲笑揭露敌人的丑恶残暴,教育人民提高警惕,加强团结,打击敌人。也用讽刺和嘲笑某些人的自私、虚伪、愚蠢、懒惰等缺点,使人在笑声中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这些教训,讽刺一般在作品的开头点出来,有的在作品的最后直接说出来,有的则隐含在故事中间,让读者加以思索找出来。
上面的话是从书上抄来的,引用的意思是强调寓言也是文学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尽管寓言的篇幅短小,她的力量却是不可估量的。李民的寓言有时只是一句话却让人回味不已。如《烛》:站得不端行得不正,肯定泪多也短命。《汽球》:只是喜欢风的吹捧,受不得针尖大的批评……不必再举例了,李民其实在作品中也高扬着反腐败的主题,读之如同给灵魂洗了个澡。
当然他的寓言有时候思想大于形象,也就是说真理的外衣没裁剪好,这一点要注意克服,寓言毕竟是强调文学性的。 愿李民多向大师学习,一如既往坚持写下去,多发现一些“穿着外衣的真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