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了法国戛纳、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我们也还有我们自己的国际广告节可以看。
已经举办了十六届的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国际广告界的地位,可以用冉冉上升四个字来形容。背靠中国这个13亿人口基数的庞大市场,以及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保持着稳健发展的经济形式,国际广告节正在成为“中国红”的最佳注脚。
在今年这个“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广告节上,有一个获奖案例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蒙牛联合新浪发起的24小时的网络视频直播,向全球网民展现从养牛到每一滴牛奶产生的整个过程,斩获了非常有分量的广告主品牌营销金奖。
金奖有很多,但是凭借一个视频直播就获奖的,蒙牛新浪绝对算头一家。照我的理解,并不是说这个直播的行为本身有多少技术含量和创新价值,而是它所折射出来的一个企业行为、企业的态度,顺应了这个市场的潮流,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说的通俗一点,这个直播搔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痒处。

蒙牛——新浪24小时安全生产视频直播页面
相关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mengniuzb/index.shtml
蒙牛为啥要跟新浪联合做直播?是因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尤其是乳制品安全的关注,到了一个单纯凭借广告告知无法实现的境地。消费者需要直接面对、需要眼前就是赤裸裸的真相,而不是你给我PS一个美丽的草原的照片。于是乎,这种师承于“真人秀”节目的网络直播,就针对性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3亿互联网基础用户的时代,一个企业在学会数字化生存的同时,也要转变观念适应在玻璃房子里透明化生存,一个开放的、透明的诚恳态度是一个企业最最基本的。越是捂盖子,越是容易招致舆论强烈的反弹。单从这一点上来说,蒙牛是个好同志。能在生产流水线的各个环节安上摄像头,将企业放在新浪这样一个集结了上亿网民的平台之上,这样一个舆论的显微镜下,让所有的人随时观察,这不仅在造牛奶的企业,就是所有的企业当中也算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在你眼皮底下生产,起码说明了我对我自己的绝对信心,对吧?
80年前大钊先生曾说过,这是庶民的胜利。在互联网web2.0大行其道的时代,这个论断得到了最大的验证。谁能真正把消费者当做上帝,谁才能被这个市场真正捧到应有的高位。在这个“网民的胜利”决定一切的时代,我们需要这种打开门来办企业的坦荡荡的姿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