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今年伊始,已经有两位数以上的媒体朋友和我探讨过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越来越趋于弱势,面对网络新闻的飞速传播能力,任何一条新闻当第二天报纸出版之时,已经成为了旧闻。这使得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弱,甚至于让传统媒体不得不面对其诞生以来的第一次生存危机。
诚然,电视的出现的半个世纪以来,并没有将广播赶尽杀绝,也没有让报刊从地球上消失。当网络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出现之后,尽管再一次考验了传统媒体的应变能力,但各有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
作为一个学了四年新闻专业,干过几天报纸记者,做过两天电视编辑,又不务正业当了6年博客,笔者或许对此还有点心得。面对传播速度的差异性,传统媒体应该做的是在报道内容上下功夫,或更加专题化,以破解时效性难题,或更加特色化,以区别于互联网的纷繁复杂。前不久,浙江的朋友惠寄了一份名为《淘宝天下》的期刊,也让我从中看到了传统媒体的一条突围新路。
这份今年9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淘宝网斥资5000万元出品的《淘宝天下》杂志,在第一天有3万人预订,第二天就攀升至5万人,第一期就发行了20万份。这对于时下举步维艰的传统媒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毕竟对于新兴杂志来说,“万人户”,其实是一个极难跨越的门槛。更何况二十倍乎。《南都周刊》如此红火不过40多万发行量,而老牌的《北京青年》周刊则正好和《淘宝天下》打了个平手。
既然是奇迹,自然有其鲜明特色。也很简单,促销,将最有用的信息通过传统媒体来进行广泛传播。在我看来,这其实更加类似于一个DM杂志,一个分类信息集装型集装箱。其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很明确,就是开发蓝海,给那些没有时间泡在网上,在淘宝上翻阅海量的商品讯息的消费者,一个纸质化的淘宝网站,一个拿在手上的导购指南,这就是淘宝网开发新蓝海的一个最直接体现,当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日趋白热化之时,唯有此,才可开辟新的客源。而配合杂志派送的10亿元购物券,也是利益导向的一种。在《淘宝天下》的精准发行模式下,如果按照1:4带动消费进行计算,最多可以拉动价值40亿元的内需市场。这让杂志在传统盈利模式之外,添加了新的内容。
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除此之外,更深层次的是一种和网络的深度合作,说白了就是和网站共享客户群体,共同开拓新的读者人群甚至是消费人群。怎么做呢?浙江日报和淘宝的合作可以视作是报刊业和电子商务的一种尝试。而可以和网站合作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和人才网站合作推出人才分类信息型报纸,和百科类站点合作推出知识型如探索频道式的探秘式开放性电视节目,和SNS站点推出合作性交友类节目等,其实互联网并非传统媒体的敌人,只要善加利用,未尝不可以共生,愚以为,合众连横其实才是传统媒体此刻破解互联网噩梦的当务之急,《淘宝天下》之类的营销式合作以及《博客天下》之流的内容式互补,其实都是不错的先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