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长虹之二】长虹等离子细节决定成败

标签:
长虹等离子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it |
分类: 产业评论 |
文/张书乐
开完长虹欧宝丽等离子电视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一行的几个博客心中最强烈的愿望竟然完全一致,就是去亲身体验一下这条代表国家最高技术水准的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
在厂家的安排下,我们在22日下午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国内第一条自主研发的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的首批博客参观者。
参观非常严格。去的时候,负责接待的长虹工作人员就告诉我,生产线内禁止拍照,要穿工作服、戴鞋套等等。这一点倒是可以理解,毕竟作为参观者,不能干扰生产线的正常生产秩序,而且拍照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生产工艺流程的技术秘密,万一如早年的宣纸等工艺那样被外国人学习走了,或据此了解到我们的工艺水平,就不好了。
来到厂区,首先是一个大的功能展示厅。一位工程师早已守候在那里,让我们换好服装后,开始了讲解。对于电视机制造技术,我并不是很了解,最吸引眼球的是门口的一台105寸的超大等离子显示器。
走进生产线,几乎看不到什么工人,非常机械自动化,纷飞的电子机械手、装载着一个又一个显示屏的流水线等等都让我觉得和在电视中看到的那些国外大企业的生产线等量齐观。而一个细节也颇为让我注意。
在一个操作台上,几个工人正在将显示屏玻璃面板上的夹子状物体写下来,近乎一致的动作到不奇怪,奇怪的是,每一个“夹子”的卸载,工人都要用双手同时握住。带着疑惑,我咨询了陪同的工程师。他告诉我,由于显示屏玻璃面板是用特殊工艺处理加工的,和普通玻璃完全不一样,在其表面上操作,如果仅仅用一只手来卸载那些“夹子”,“夹子”可能会因为受力不均,而施加压力到玻璃面板上,而导致玻璃面板受损。哪怕轻微的损伤都会导致最后显示器生产完成后,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工艺流程上,就必须有这样的讲究。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而在整个生产线上,诸如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如生产线使用的还原胶地板、工作人员的弹力手套等等。同行的工程师告诉我,刚刚投入量产的这条生产线,不仅仅在技术上和国际巨头们达到了同一水平,由于长虹在生产上特别注重细节,也使得其生产线投入使用后,良品率很快提高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而其他巨头如日立、LG的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从开工生产到达到良品率国际标准,所花费的时间是长虹的好几倍。
其实这也是一种理念,即中国第一条等离子生产线,不能仅仅是国内第一,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填补了国家在这方面领域的空白,而更应该在这基础上,强调参与市场竞争,真正的占据国内市场。如果不能做到和国际巨头在工程技术水平、质量体系保障和其他诸多水准上等量齐观的话,那这第一条等离子生产线的产品,就无法在市场上和其他同类厂商相抗衡。一条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线,哪怕拥有再多的荣誉,也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