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游戏研发者(4)——多余的一些话

(2006-06-23 15:30:46)
分类: 产业评论

编者按:本以为在之前的文章末尾留下个邮箱“尾巴”,能收到几个读者对我这次采访的批评就很不错了。可一个星期下来,本来空荡荡的邮箱里面竟然一下子冒出了七八十封邮件(当然也有十来封是些无良商人发来的垃圾邮件)。有的是很重的批评,也有表扬,更多的是网友自己的观点。逐一回复,对我来说,确实是个浩大的工程。思来想去,还是借网易游戏频道这块风水宝地一并回复了。以下是我选摘的一些网友的议论。

  接上篇《对话游戏研发者—对游戏的忧虑》

  网友半部论语:何苦作游戏!

  网友漂亮妖怪:每个月都可以买到无数制作精良价格便宜的游戏,游戏带给我们很多乐趣很多难忘的回忆。可看到了游戏背后的这些,确实让人心寒,如果这样下去,中国人还能玩到中国人自己制作的游戏吗?

  网友hyde:我们用青春投资游戏开发事业,几年过去了我们得到什么,失去了什么?真的说不清楚。

  网友浅水鱼:我不同意什么做游戏靠90%的热情这种说法。认真负责的工作,靠的不是一时间的热情。游戏开发时间一般比较长,很多人是熬不住的。三年时间下来,我也有了小黎这种退意。我爱游戏,可游戏爱我吗?希望中国游戏早日强大起来,别让我们受苦了。

  网友烟波致爽:也没这么惨拉,累是累点,但和我那些作广告设计的同学比起来,我的情况还不错。

  网友ice:国产游戏还是和其它国产产业一样在快速的发展着的,我们能相信很快就能看到一些精品的游戏出现,到那时候,开发者的生活也会好起来的。这日子不会太久,坚持就是胜利。

  网友游泳的小孩:不要危言耸听,我一个朋友也是作游戏的,他也谈了恋爱,都开始打算买房子了,可以说是我们中混的最好的。我都恨我当初为什么考大学的时候为什么没学计算机。

  网友荡然无存:如果真的象他说的,做游戏的过成这德行,那不迟早会全部跑光啊,以后我们玩什么。难道让日本人、韩国人和美国人霸占我们的大好河山。

  网友另类俊:痛并快乐着。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听说以前求伯君刚开始写WPS的时候,比这苦上十倍,人家不也熬过来了!行行出状元嘛!

  网友酷巴:看过文章,帮我打开了另一扇门,原来光鲜的游戏背后竟然是这样。作为玩家,真的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些,但程序员并不能代表全体研发人员,能不能有比较全面的对基层游戏人的采访,让我们了解的更通透些。

  网友柠檬茶:当兴趣成为工作的时候,兴趣也可能变为一种压力。但压力也是一种工作的动力,我没后悔选择了作游戏。看着自己手下那些“人物”鲜活起来,自己参与创作的游戏出现在店铺的货架上,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开心的。

  网友风中之烛:我不太同意他对盗版的观点,一来,据我所知,没有一个游戏厂商监守自盗,二来,盗版对我们这些做游戏的而言,应该是又痛又爱,痛的是我们的血汗被人轻易拿走,爱的是可以最快捷的获得来自各方面的游戏资讯。

  网友天屎:同是天涯沦落人。

  作为采访者的我,本来再说些什么并不合时宜。但作为游戏世界的“上帝”——研发人员,和商品消费中的顾客“上帝”不同,他们是虚拟世界中的“造物主”,没有他们,游戏就不可能产生。可时下这些“造物主”的生存状态确实有些让人心寒。我们每天叫着中国游戏国产化,一边又数落着游戏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可谁想过我们手中那些游戏背后的生产者们,他们的付出。游戏国产化要靠人才,游戏教育目前发展形势似乎乐观,似乎能填补游戏人才短缺的空白。可如果那些热爱游戏的人为了理想而进入了游戏圈以后,他们面对残酷的现状,是象小黎这样离去还是坚持到曙光出现,不少游戏研发人员在来信中或多或少表现出了生活的窘迫。

  国产游戏要发展,应该消除这些“上帝”们的后顾之忧,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一心一意的做出好游戏,人总不能靠那90%的理想活着。留住人才,国产游戏才能更好。原谅我说这些“多余的话”。(张书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彷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