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愉和凯凯哥哥)
以前在我的眼里,3岁的小孩就是还拖着鼻涕、紧跟着大人、懵懵懂懂、傻傻乎乎、只知道吃喝拉撒、蹦跳玩耍的小屁孩。但有了女儿之后,我这一陈旧、古板的偏见彻底改变了。
女儿现在虽然只有3岁半,但有时她的一些表现实在令我惊讶,我发现,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我们不能总用老眼光看世界,也不能再用停滞的眼光看孩子了,如今的孩子不能和以前的孩子同日而语了。也许是受益于配方奶粉中“DHA”的强大健脑作用,也许是受益于各种媒介,包括图书、电视、电脑、CD、VCD等的重重信息包围,也许是受益于家里只有一个宝贝的家长们的百般精心培育,现在的3岁孩子不仅见多识广、聪明伶俐,而且情感丰富,甚至还具备了类似成人的与人交往能力,他们的小小的身体里藏着令人欣喜又感动的大大的愿望。请来看看我3岁的女儿小愉的表现吧。
已经知道投桃报李,维系友情
8月的一个中午,我拿出一瓶新买的乳娃娃给小愉喝,这种瓶子是那种大大的黄色瓶子,上面画着一个可爱的胖娃娃。她看到这瓶乳娃娃很是惊喜,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给她买这种包装的乳娃娃,以前买的都是那种绿色的小瓶装的。
小愉拿着这瓶大大的乳娃娃爱不释手,看了半天之后,还舍不得喝,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问她:“怎么还不喝啊?”她抬头看着我,亮亮的眼睛一眨一眨,问道:“妈妈,还有没有乳娃娃了?”“还有啊,怎么了?”“下午出去玩的时候,我想送给宝宝哥哥一个。”“为什么想送给他啊?”“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宝宝是住在我家楼下的一个小男孩,平时经常和小愉一起玩,有时会给小愉一些吃的。
3岁的女儿,得到了新奇而喜欢的东西,不仅没有马上享用,还想到了和她要好的小朋友,希望能够让好朋友和自己一样享用这个好东东,想看到好朋友和自己一样欣喜的目光,想用稀罕的礼物回报好朋友以前的赠予,想用特别的心意来为友情镀上一层亮光。看着她真诚的眼睛,我突然想起了小时的自己,也会从家里带点好东西分给好朋友,只不过那时我已经上了小学。
(左一为小愉)
已经知道亲情的可贵,伤感于亲人的分离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愉知道了“人都会老、都会死”这个概念,可能是我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引申出来的。一天晚上,我和小愉一起睡觉,闻着她身上的孩子特有的体香,亲着她光滑细嫩的小脸,我被一种极其幸福的雾气所笼罩,情不自禁地轻轻地搂着她说:“宝宝,妈妈爱你,有你真好。”
想必是她感受到了妈妈的深深的爱,也搂住我的脖子,软软的小手抚摸着我的头发,很轻、很深情地说:“妈妈,我不想让你老,不想让你死。我要让你看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我的眼眶顿时湿润了,一种既欣喜又伤感的情绪霎时淹没了我的神经。惊异和感动于小小的她是如何能够细腻地体会到生老病死所带给人的忧伤的,又是如何能将这一连串的感人词语恰到好处地拼接在一起的,我在内心对自己说:孩子,为了你,妈妈也要好好的,老和死,虽然会不可避免地到来,但我一定努力让它们来得很晚、很晚……
(小愉和红叶)
已经知道对小朋友的不当行为进行“说服教育”
一天回家后,母亲对我说:“今天小愉从幼儿园放学后,看到同班的小朋友刚刚把另一个小朋友推倒了,她竟然上前去义正言辞地对刚刚说:“你怎么把他推倒了?这样做不对!”弄得一旁的母亲很不好意思,毕竟大人都在身旁,要教育也还轮不到她。我听了以后笑了,觉得小愉这样虽然有点唐突,但说明她的是非观念还是很正确的,而且在积极地说服小朋友搞好团结。
又过了两天,小愉又说:“我明天还要和刚刚说,不让他推别的小朋友。”怎么又想起这件事了呢?于是我问:“今天刚刚推人了吗?”“没有,是以前推的。”哎呀,这教育人还教育上隐了,于是,我只好对她说:“刚刚推别的小朋友的时候你再说他,没有推就不用说,而且大人在旁边,大人说就可以了,小孩就不用说了,明白了吗?”“为什么小孩不用说了啊?”“……”
这就是我三岁的女儿超出实际年龄的一些成人化的表现。您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可爱的表现啊?孩子,真的是会时常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感动,让我们重新体味那远去的纯真年代,回味那时小小的身体里藏着的大大的愿望……
附:幼儿园老师10份给小愉的评语:
小愉在幼儿园每天都是快乐的。在园各方面都表现突出,语言和英语发展能力尤为突出。是小组长,户外排队可以出色担任排头角色,可以清楚领会老师的语言和任务。回答问题积极主动,作业完成既快又对,还可以帮助旁边较弱的伙伴。午睡有明显进步,现在自己可以安然入睡。有时小愉也会表现较为胆怯,如果每天早上来了都笑嘻嘻的就更加棒了,加油,小愉。
加载中,请稍候......